重走长征路(十一)红军一路向北 百姓捐粮彰显鱼水情深

f0000088c75a1c6c967

  ​

  长征不只是红军对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军事胜利,也是自身队伍不断融合、锤炼的过程。长征途中,红军三大主力共进行了8次会师。其中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懋功(今四川省小金县)的会师,最为重要。在红军跨越了万水千山,历经腥风血雨之后胜利会师,这种喜悦,8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体会到吗?会师之后的红军又该走向何方?来看今天的重走长征路第11集。

  【红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

  中共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副镇长杨成红说:“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之后,就从我们前面的小河沿沟而下,来到了达维镇,在此达维桥上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史称达维会师。”

  奔腾的沃日河在这座小小的木桥下怒吼,冒着细雨,年轻的藏族镇长杨成红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小木桥不平凡的过往。81年前,也就是1935年6月14号,从东西两个方向相向而行的两支红军队伍在这座小木桥上不期而遇。

  《重走长征路》摄制组记者李凯说:“毛泽东等领导人率领的中央直属部队,在翻越夹金山之后,到达达维,与红四方面军在这座桥进行汇合,红四方面军事夹道欢迎,因此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得名为会师桥。”

  第二天,会师的消息,传到了距离达维60多公里的懋功县城,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小金县

  中共阿坝州小金县原政协副主席杨天良表示,在懋功的部队一下简直高兴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县城也不大,整个县城就沸腾起来了。

  正所谓:"彻夜狂欢庆会兵,缤纷难尽别离情。"这种喜悦,穿越了时空,哪怕80年后,我们在懋功庆祝会师礼堂内,仍然能感觉得到。

  中共阿坝州小金县原政协副主席杨天良说:“李先念部队的工作一是分析敌情,二是查看地形,三是筹集些粮食,还有慰问品,编文艺节目,动员战士和老百姓把房子腾出来。做了些工作准备迎接中央红军。”

  时任红四方面军30军政委的李先念,为迎接中央红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毛泽东却更在意红四方面军内部的动向。

  中共阿坝州小金县委党校副校长刘旭初介绍,1935年6月15号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到达懋功县城,之后也是住在天主教堂侧面的一排厢房内,在16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向李先念询问了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向岷江上游西进的一些基本情况 。

  此时,作为中央军事三人团核心的毛泽东,很清楚,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者张国焘是个"实力派",手下8万大军,而中央红军,也就是一方面军,刚刚翻越夹金山,非战斗减员严重,实际不到2万人。这种实力上的悬殊,给遵义会议后刚形成的红军领导层带来前所未有的撼动。欢聚拥抱场面中,一场始料未及的较量开始了,而这场较量的序幕则是一次著名的历史会议……

  【两河口会议 "南下"与"北上"的较量】

  两河口镇,位于小金县城北70公里,因梦笔山和邛崃山流下的两条溪水在此汇聚而得名,1935年6月26日和29日,党中央分别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扩大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李继锋说:“最为重要的两河口会议的意义是什么,遵义会议是确立了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的军事决策机构,作为最重要的决策者之一了,而两河口会议,确定了红军未来前进的方向。这个前进的方向就是到陕甘去。从江西出发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要北上抗日,但是北上很大啊,到哪个地方去抗日呢,是比较含糊的,但到了两河口会议就比较明确了,到陕甘去建立根据地,这个就是前所未有的。”

  在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毛泽东,一个提议向南打到成都的有利条件,一个提议向北建立陕甘根据地。两天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张国焘自持军力雄厚,开始向中央讨价还价。

  中共阿坝州小金县两河口会议会址讲解员王建明介绍,张国焘提了自己方面的九个人想进中革军委常委,当时中央红军由于人数比较少,所以毛泽东想团结张国焘红四方面军被迫做出妥协的决定,决定张国焘为中革军委的副主席,徐向前和陈昌浩为中革军委的委员。

  会议以两个中革军委的席位为代价,暂时稳住了张国焘,让他同意北上的方针,同时也统一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的领导。历史表明两军会师,远不是兵行一处这么简单,两河口会议留下了丰厚的党内斗争经验和党内民主实践经验。80年时光荏苒,这里已经成为所有党员干部来小金县必去的红色圣地。

  四川红军干部学院讲师杨丽介绍,两河口会议也可以说是集中了我们党在思想上的一次统一,政治上的一次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九道梯" 登天粮道 】

  两军合一,危机不仅仅来自于党内。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0多万张嘴要吃饭,红军能筹够粮草面对北上征途吗?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李继锋介绍,当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时候,有10万人左右,但是驻扎的地带,只有20万左右的百姓,粮食稀缺,因为毕竟阿坝州这一带跟江南是不能相比的。

  《重走长征路》摄制组记者李凯说:“当年红军行经红军峡的时候是没有路的,当时两侧是悬崖峭壁,尤其是悬崖的石壁上有九道梯,当年红军为了筹粮只能从这条路通过,之所以称为九道梯,是因为它有九道拐,可谓地势险要,当年红军为了翻越这座山峰来筹粮,是付出了巨大牺牲的。”

  时至今日,红军昔日攀爬的九道梯,早已湮灭在杂草丛中,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康庄大道。有粮道,必然是有产粮区,黑水县虽说不是蜀地江南,但在长征途中贡献的粮食却十分惊人,有的百姓一家就捐出了上万斤粮食。

  【80年前的捐粮大户】

  这是坐落在海拔3000米,半山腰上的俄窝村,所有的耕地都是盘山围垦的梯田,在村中穿行了5分钟,我们在一户典型的藏式锅庄楼前见到了当年捐粮大户的后代兰大爷。

  兰大爷,全名兰马学,藏族,70岁,1935年他的父亲阿沙基曾经为红军捐粮12600斤, 这在当地县志以及党史办的资料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黑水县扎窝乡俄窝村阿四窝组兰马学说:“当时就红军住的这个地方,我家有四个大仓,但是吃了四仓,后来中央也回了信四万余斤。”

  一户普通藏族人家如何捐得出这么多粮食,兰大爷说玄机都在他家特殊的房屋结构中,这户看起来不起眼的藏族锅庄,暗藏了4个粮食仓库。

  如今过了80多年,这4个夹层仓库仍有三个在照常运转,而当年红军在取完所有粮食后,还在仓库中留下了回礼。

  黑水县扎窝乡俄窝村阿四窝组兰马学说:“红军走时在仓里面放了一支步枪,等于他们付了钱的意思,就放了一支步枪,一个盆,一个水瓢等一些礼物。”

  【搓粮是门技术活 百万粮食记情深】

  老区人民提起80年前的事,依然豁达淳朴。粮食有了,如何加工呢?由于地处高原,兰大爷家的粮食以青稞和小麦为主,其中青稞最多,但是生青稞人是无法食用的,必须要去掉外面一层表壳,这其中就留下了很多关于搓麦,搓青稞的故事。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李继锋说:“包括周恩来被认为是一个搓麦的能手,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不知道的,包括朱总司令都去割麦子。”

  当然,搓麦和搓青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兰大爷拿出家中保存80多年的搓麦盘时,我们才了解,搓麦青稞绝对是门技术活。

  边烤,边搓,青稞去了皮,直接落在盘子上烤熟,就可以食用。我们摄制组当场决定来体验一番。

  江苏台记者李凯说:“由于青稞的颗粒比较硬,刚刚搓完之后已经感觉手有一种明显的刺痛感,刚刚我只是搓了三把,可想而知当年红军搓了十几万斤的青稞,他们的手部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不实地采访,我们无法想象,还有兰大爷这样淳朴的藏族同胞;如果不实地体验,我们也无法感受和体会,红军从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每人奋勇争先搓青稞的场景。而长征途中,我党正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融入群众,忠实地实践了群众路线,才得以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我们记住,兰大爷这样那些可敬可爱的藏族同胞,让我们记住党史专家给出的一连串数字吧。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李继锋说:“共计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在黑水呆了一段时间,消耗的粮食就有600多万斤,包括带走的有110万斤,这个对红军能够继续长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正是这710万斤救命粮,支撑着筋疲力尽的中央红军继续长征。茫茫草海,遍地尸骨,悲壮的草地行军也即将拉开序幕。敬请关注明天的《重走长征路》第12集"北上陕甘"。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重走长征路(十一)红军一路向北 百姓捐粮彰显鱼水情深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