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孩子一个妈

情系山区,

藏在“爱心包裹”的爱

 “山区的贫困孩子如果失学,他们将可能永远囿于大山里,我们要为他们打开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让孩子们完成学业,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人生!”王生梅不但资助本地的贫困学生和孤儿完成学业,她对云南山区的贫困学生也情有独钟。近年来年,她已结对帮扶资助了10名学生,其中1人录取高校,3人考取高中。

早在2011年王生梅就爱上了云南这个美丽的地方。那年,她参加一家慈善机构组织的“情系孤儿·大手牵小手”云南丽江行活动。途中,在山区一所小学门前的“爱心捐款”箱前,她怔住了:大山里的孩子,一名小学生只需100元、一名初中生只需400元、一名高中生只需600元,他们就可以完成一年的学业。她毫不犹豫地向捐款箱里投了1000元。也就是从那年起,她通过当地一名爱心人士提供的10名特困学生的名单、家庭地址及就读学校,于每年九月初及春节前夕向他们寄送“爱心包裹”。与此同时,她还根据帮扶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资助。

千里爱心一线牵。6年间,王生梅源源不断向山区贫困学生递送“爱心包裹”120份,书包、文具盒、复读机、《新华字典》、励志书籍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急需物品。王生梅通常通过快递公司邮寄“爱心包裹,她说:“快递公司不需要身份证,也就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邮寄善款,王生梅都是带着现金,通过银行自动存款机将善款打到对方学校银行账户上,请校方转交受助学生。她说:“这样做,就是不想留下‘痕迹’!”

一位无亲无故的外地人常向云南贫困山区的孩子汇款、寄送学习用品,这在当地传为美谈。当地教育部门多方查询此人,后在一家快递公司的内部移交清单上发现寄件人签名为“江苏如皋王妈妈”。于是 “好人‘王妈妈’” 一下子在山区传开了。

杨航的家乡位于云南景东县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父母靠山吃饭,在阶梯田上种植杂粮,每年收入甚微。2011年,杨航考上景东县一所高级中学,但因家庭贫困,她在辍学边缘游离。此时,她意外收到王生梅汇来的2000助学金。三年高中,她发奋学习,2014年以总分604分的高分成为当地高考文科状元。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晚,杨航兴奋登上山顶,放开嗓门大声疾呼:“王妈妈,你在那里?我的美梦实现啦!王妈妈,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会加倍努力的!”呼声划破夜空,回响山谷,传得很远很远……

 “其实山区的孩子并不差,差的仅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遇。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求学路上波折不断,困难重重。”王生梅说:“我无力为他们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却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扇窗!”

爱心感言:

付出真情收获快乐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王生梅的本职工作也干得很出色。她精通三门球训练,曾多次为学校捧回省级比赛大奖。近年来,她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社团指导老师”,2015年被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近4个小时的采访,笔者一次又一次被王生梅爱心助学激情打动。在谈及爱心助学感受时,她道出肺腑之言:

小时候,我家贫穷,到我上高二的时候,弟弟上初二,因缴不起学费,家里只容许一人上学。夏日的一个夜晚,父亲板着脸让我俩抽签决定谁上学,我有幸抽中……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弟弟打工辛勤劳累的样子,心里总不滋味。当时弟弟成绩比我好,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困难,弟弟一定能出人头地。这些年来,我帮助孤儿和贫困学生是自我安慰,他们不能像我弟弟一样因为贫困而失去上学机会。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家住农村,家境并不富裕。儿子上学,公婆年老体弱,丈夫患有严重糖尿病,每个月需要不少开支。然而,当我遇到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孩子时,总是义无反顾尽一切努力伸出援助之手。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我对孩子们的关爱呵护从没有倦怠过。我为他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送去快乐和温暖。一次次问候,一次次家访,一次次交流,我乐此不疲。

相对于物质帮助来说,我给孩子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支持和关怀。其实,贫困孩子和孤儿比父母健全、家庭富裕的孩子更好教育,他们听话懂事,勤奋刻苦,学习有潜力,有爆发力,只要满足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人正确引导,他们大多都能成才。

回过头来看,正处于人生黄金时段的这20年,我有得有失。我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都在孩子们身上,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逢年过节,我和孩子们相聚在一起,那快乐的心情岂是做生意赚钞票所能相比的,真情和快乐是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到的。

爱心助学是自愿付出,不图任何回报,孩子们那一声声亲热的“王妈妈”称呼,是对我的最高褒奖!

鞠九江  王桂兰

图5:新衣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25个孩子一个妈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