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哥的饭店

 我有一个哥哥,他18岁当兵,在部队一干就15年,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不久他停薪留职,在家乡的国道边开了一家饭店。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经过他们夫妻俩辛勤的打拚,如今哥哥的饭店在当地很有名气,生意好得让同行业有点羡慕和嫉妒。

有一次,到了深夜11点多钟,忙碌了一天的哥哥,才有时间坐了下来,这时他让我陪他喝点小酒,解解困、聊聊天。餐桌上年逾六旬头发花白的哥哥真是感慨颇多,他说,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归根彻底要感谢部队首长对他的培养。

哥哥的人生之旅,我并不陌生。他在1974年冬,终于梦寐以求穿上绿色的军装,怀揣美好梦想,走进军营。苦水里泡大的哥哥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人生际遇。有一次他在新兵营就餐的时候,不小心将一粒米掉在地上,这时他的耳畔想起妈妈的话,种田人育成一粒米,需要74两水的代价。于是哥哥毫不犹豫弯腰,将地上一粒米拾起送进嘴里。可是这一微小的动作,正巧被连长看到一清二楚,他深受感动,决定在连队里开展像哥哥学习,节约一粒米精神活动。

俗话说:细节决定人生,正因为哥哥有了那一次突出的表现,他深得领导的信任,被安排责任重大又感到无限光荣的空军飞行灶工作。

哥哥不辜负领导信任,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由于成绩突出,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炊事班班长。后来领导还将哥哥放到各个岗位轮流锻炼学习,甚至送到大军区培训。当领导准备提拔哥哥时,发现他只有初小文化程度。所以提拔的事只好耽搁下来,哥哥为此伤心懊悔不已,后来他以一名志愿军身份转业到地方工作。

1993年,新改造204国道,从老家旁南北穿境而过,哥哥看到公路上川流不息车辆,似乎看到财富的商机,决定停薪留职回家开饭店。他顶住种种非议,用军人执着精神,筹集资金,选店址,终于在这年818日,在城乡结合部,一家名为“顺达”招牌饭店终于在鞭炮声中开张营业。

财富总是光顾那些抢占机遇,敢于拚搏的人。哥哥的饭店开张不久,便渐渐的红火起来,因为他把在部队学习接待,管理和烹饪技术灵活用到他的饭店里,还真是游刃有余,这也让他有了用武之地。还有让哥哥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饭店所在地,被列为省级开发区,于是前来投资创业的客商,把他的饭店作为就餐和洽谈的场所。那时公路边的饭店还寥寥无几,一些过往的大货车和大客车都纷纷停靠在哥哥饭店前下来消费,一时间哥哥的饭店是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后来,由于旧城改造,哥哥店不得不沿着国道向乡下迁陟。他最后一次搬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迁到显得有些偏僻,离家门口很近新建的一条公路上,6年前,这条名为“起风”公路上,还没有一家商业,它的路南侧被工厂征服,路北则是一排居民楼,哥哥举动让人惊愕,总认为这个饭店早晚要关门。可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曾经在哥哥饭店里老食客,还是四处打听慕名前来,于是他的饭店又奇迹般的好了起来,在他的影响下,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在不到一公里公路上,竟趋之若鹜一下冒出20多家形形式式的饭店来,成为城北郊区名副其实美味半条街。

但这条路上开饭店,并非个个生意跟哥哥一样,风生水起。我发现有生意萧条,也有关门转让的。哥哥的生意之所以长久不衰,一直红红火火,除了他有一张曾在空军飞行灶做过厨师这张辉煌的名片外,更主要还有值得让人称赞几个不同处。一是哥哥注意节约不必要的支出,以降低饭菜成本。他的饭店生意虽然这样兴隆,但舍不得花高薪聘用一名厨师,而是我那长相清秀,衣着整洁吃苦耐劳的嫂子,长年站在烟熏火燎灶台前,不厌其烦炒得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热气袅袅菜肴。而哥哥是整天站在案板前,双手不停切菜配菜。而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帮助打下手,整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配合默契,显得有条不紊。所以是一个清一色的家庭饭店。二是客人来店里消费点菜时,哥哥根据就餐人数及时提醒客人不要多点,以免浪费,而不是怂恿客人多消费,单凭这一善意的提醒,往往让客人感激不已。三是客人在结账时,一般零头都不收,即使少十块八块的也不要紧。让人感到哥哥大方、宽厚。

我陪哥哥聊着聊着,夜色已深,最后他语重深长的对我说:有志青年,应到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去磨练,锤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帮助自己实现人生美好梦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兵哥哥的饭店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