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忧民的住持胡能德

胡能德(1873-1958),道号信义,戒名道贞。清同治十二年生于如皋北乡(海安县原壮志乡),兄弟4人,排行老二,因家庭困难,幼年出家灵威观。

胡能德为人忠实,学习刻苦,通晓道教教理、教义、教仪、经忏、音乐,中年即成为公认的得道高士,在众教徒和广大居士、信众中有极高声誉,当之无愧地成为灵威观住持、第25代传人。胡能德升任灵威观住持后,不辞劳苦,为古观建设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灵威观规模宏大,维修费不足,他就组织募化,并于1935年监修了灵威观的正殿仁威殿。他继承灵威观的传统,组织马道一、董道定、陈道成、吴道果等编篡、刊印一方独有的道仪、戒规、经忏,如《法仪集》、《虚皇天尊消劫忏》、《三时正念法食》、《拔度法食》、《指玄归真》、《五都十函真经》等数十种经书典籍,为江北地区道教的振兴、规范、发展和道教经典的整理、集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的法坛,遵仪守法,严谨正肃,深得斋主好评。胡能德还是灵威观慈济宏化幼坛的幼师,民国年间先后3次主持放戒,最多一次达510人,受戒的戒子遍布江北各地。胡能德大力支持居士吴观文创建育德堂,为道教居士传授教理、教义、教仪、经忏和法食。

胡能德胸襟开阔,高风亮节。他坚持爱教爱国,忧国忧民,赈灾济贫,开展各种慈善活动,传承灵威观的老传统。胡能德擅长易卜、解签,看风水。一次偶然扶乩,令他大吃一惊,乩盘上显示:观将衰败,60年后当兴。胡能德虽深信扶乩结果,仍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求延缓灵威观的衰败之势。胡能德任住持期间,由于战乱、灾荒,一方面灵威观的经费来源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灾民数量增多,给观中赈灾济贫带来严重困难。胡能德遵从唐代著名道学家李含洮提出的“趋善去恶,拯救群生”的道教宗旨,把赈灾救民作为第一要务。他在想方设法组织募化的同时,大力紧缩观内开支,带头节衣缩食。最困难时,胡能德甚至将自己好一点的衣物都拿去典当,为施赈加米添柴。民国初年,胡能德支持开办孤幼手工传艺所,让无依无靠的孤儿学得一门手艺,以解决谋生的饭碗。

胡能德用实际行动支持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被誉为苏中才子、解放后曾任江西省军区副政委的蒋峻基,出生于如城,其父蒋敬如与胡能德过从甚密,因蒋峻基幼时调皮就将他送到灵威观交胡道长严加管束,并跟胡道长念书、习字、作画。胡能德特别喜爱蒋峻基,与他成为忘年之交。后来蒋峻基去上海投考美专,也是受到胡道长的鼓励。蒋峻基投身革命,灵威观一度成为共产党的活动基地。抗日战争期间,蒋峻基借助胡能德的关系拟在灵威观举办军政干校,胡能德主动在灵威观腾出房舍,以作学员吃住教学之用。在胡能德的大力支持下,苏中军区三分区军政干校在灵威观举办了培训班,为前线输送了急需的军政人才。胡能德还积极配合新四军在灵威观组建了“军民合作站”,军民携手,联合抗敌。

虽然,住持胡能德辞世已有50年了,但是,他爱国忧民的精神至今仍在灵威观传承光大。

吴文森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爱国忧民的住持胡能德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