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论坛】本期主题:绿色沃野奏现代乐章

图为苗木基地

图为中国·如皋国际园艺城盆景展示馆

图为金旺农场生产大棚

图为水稻植保机械喷施农药

 

点亮农业结构调整的“导航灯”

王舜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根据《纲要》提出的要求,我市坚持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引领,不断提升传统主导产业、放大特色产业优势,农业结构调整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总产75万吨左右。果蔬基地面积25万亩,建成万亩省级“菜篮子”工程永久性蔬菜基地两个。花木盆景种植面积20多万亩,桑园面积近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5.4%,林木覆盖率达25.2%。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花木之乡、江苏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是龙头。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精准与特色,围绕产业基础,高起点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全市已构建形成了花木、地方特色农产品两大特色产业,有机、休闲和渔业三大新兴产业,优质稻米、果蔬、畜禽和蚕桑四大传统产业的“234”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围绕南通国家农业示范区创建,重点实施南通市级“一园一区一带”及如皋市级“八园四区一带”工程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平台是支撑。坚持把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主体、新载体,不断加大引导和培育力度。全市累计备案登记各类家庭农场721家,创建省、南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分别为9家、12家。发展全托管服务组织213家,服务面积近10万亩,建设数量和服务面积均列南通市首位,“全托管”村级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南通市级44家。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质量是生命。坚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改善,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农业园区功能结构和综合配套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的综合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检测、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健全。放大“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影响力,借助各类知名电商以及如皋“寿都·密码”“如果”“花木大世界网”等网络,推进营销电商化平台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品牌是战略。坚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地方特色农产品及三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花木盆景和休闲农业,积极打造具有如皋特色的长寿品牌和生态品牌。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计255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42.7万亩,“三品”产量占种植业食用农产品总量比重达51%。建成了如皋白萝卜、如皋香堂芋、如皋黑塌菜和白蒲黄芽菜四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苏·皋长寿”获批全国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如皋盆景”“如皋黄鸡”“如皋黑塌菜”“如皋白萝卜”“如皋白萝卜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试点探索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三种循环利用模式”,“六步法”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成为全国亮点。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创新是动力。坚持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和拓宽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成江苏省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市。百名科技人员“驻点兴园”活动连续七年推进。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连年获江苏省农民培训先进集体。全市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等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全省领先,建成“党建·新农村”电视频道、“如皋农业信息网”“如皋农业发布”等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是做好以下“四篇文章”。

围绕234产业布局,重点在区域特色上做文章。立足我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推进小花生、小柿子、紫桃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和乡土品种的开发利用,力争新建特色明显的果蔬专业村10个。加快地方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白蒲黄芽菜、如皋黑塌菜、香堂芋、白萝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对地理标志进行授权使用,引导农业园区及生产企业增强市场开发意识和品牌意识,吸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正确规范使用“苏·皋长寿”集体商标,打响如皋地方特色品牌。

围绕两个市场需求,重点在提档升级上做文章。在花木生产方面,重点发展阳台经济、庭院经济,创新小型盆景、阳台盆景等新产品。积极推广应用育苗新技术,加快田王珍稀植物快繁中心、如皋国际园艺城、华夏花卉等组培育苗中心的建设。不断优化花木产业结构,推进花木产业提档升级,在扩张产业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品苗木、珍稀乡土树、水生花卉植物等市场需求度高的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稻麦生产方面,重点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依托全国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广普及肥水精准运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防虫网覆盖、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多种方式的有机水稻生产,进一步提升种植业食用“三品”产量的比重。

围绕三次产业融合,重点在增加效益上做文章。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进一步放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的效应,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向农旅融合方向拓展延伸,重点打造3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以长江金岛生态园、长江药用植物园、如城顾庄生态园、花木大世界等为核心,大力发展长寿游、生态游、体验游。在产业链条的前移后延方面,推进集中育秧基地建设、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源保护等农业苗种培育,推进粮油饲料、果蔬等农业精深加工,推进“互联网+”农业、专业市场、物流园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等农产品商贸流通,加强省级以上重点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围绕可持续发展,重点在生态循环上做文章。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完善推广“三种循环利用模式”。不断提升绿化水平,注重提升绿化管护和质量,全面提升林木覆盖率。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进一步健全“市镇村户”四级网络秸秆收贮体系,推进以桑枝条为主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光大集团秸秆发电项目建设进程。在农田休养生息方面,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健全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者系市农委主任)

精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郝昌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市共有种养大户362家,经营面积达7.44万亩;家庭农场721个,经营面积15.41万亩;全托管服务组织213家,服务面积近10万亩;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10家。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快速壮大,助推了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

1、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和技术等优势,通过耕地流转,将土地、劳力、农机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群众生产,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了构建“234”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2、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通过批量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耕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大部分家庭农场和全托管组织都购置了农业生产机械,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成本。

3、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流转土地,使大批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效益,而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双赢”效果。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以新产业、新品种为主,价值高于传统农产品,采用订单等形式向农民推广,农民从中获得收益,带动农民增收。

4、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能够引进和改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药统一配送,使用高效低毒或无毒农药和有机肥,实现了生产农产品的可追溯,同时也可获得更高的市场销售价格。

当前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因素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较难,土地流转呈现出流转价格偏高和流转困难的现象;贷款融资较难,经营主体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组织化程度较低,服务组织缺乏统一调度,收种矛盾较明显,农技服务力量薄弱,晒场和仓库还不匹配。

如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推广“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收益协商共享”的服务模式,在不变更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促进耕地的连片种植和农产品规模集约生产。坚持立足主导产业发展的原则,符合农业发展规划,不得改变土地性质,不得改变农业用途,防止“非农化”“非粮化”。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防止越大越好的片面认识,尤其是家庭农场经营土地规模,要与家庭成员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

2、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鼓励村组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机大户、农技人员、农药经营户等开展全托管服务。对具备家庭农场雏形,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的种养大户、全托管服务主体等,要因势利导,跟踪服务,扶持其尽快达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树立典型、提供经验。

3、强化社会化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对象,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发布、科技服务、质量检测、灾害预警、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开展合作经营、共同经营、委托经营,联合组建合作社,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面向全托管、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4、完善政策保障支持。各级新增的农业补贴要适度向全托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田灌溉、机耕交通等条件,积极扶持粮食生产所需的晒场、仓储、烘干等附属设施建设。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设立网点,不断提高贷款总额,创新信贷产品,简化贷款程序,拓宽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及时研究出台新险种、新条款,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化解经营风险。(作者系市农委副主任)

调优结构促增收

陈慎

金旺家庭农场位于磨头镇丁冒村,经过6年的积累发展,农场累计投入近300万元,由最初的30多亩大棚蔬菜种植发展至目前的105亩循环经济园,其中连栋大棚22亩,预计2016年度产值150万元,净效益可达50万元。

金旺家庭农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生态为方向,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发展经验可归纳为“四化”:

种植模式丰富化。充分依托自身在南通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拥有固定摊位、掌握第一手市场行情的优势,逐步形成了露天与设施栽培相补充、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发展、大众消费与高端客户相互配套等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的种植模式。

配套技术新型化。开展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大棚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蘘荷早熟栽培配套技术等示范应用,取得较好的效益,成为我市“三新”技术应用先进典型。

产品品质优质化。农场积极顺应种养循环思路,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工程,杜绝使用化肥,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对其产品的抽检均为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带动了产品市场美誉度的提升。

产销对接一体化。农场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服务于一体,除在南通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拥有固定的摊位外,同时还依托“沪皋农产品流通商会”,主打长寿之乡、“硒”有蔬菜品牌,为本镇及周边地区多家蔬菜园区提升营销服务,大力拓展上海及苏锡常等苏南大型农贸市场,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金旺家庭农场的发展案例表明,只要种植结构合理、产品适销对路、技术管理到位,现代农业发展将迸发巨大活力。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要注重推进产销对接,健全产销体系。当前,农产品市场“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生产主体往往根据自己获得的经验组织生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产品滞销时常出现。金旺家庭农场实践出的“以销促产、以种带销”的发展模式,充分展现了产销对接在生产经营中巨大的推动力。我们应在产销对接信息化、产销对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产销之间有效对接和互动。

要注重引导适度规模,转变生产方式。金旺家庭农场种植大棚果蔬105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场既摆脱了单个农户小规模生产,单兵作战的缺陷;也防止了因规模过大而引起的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到位、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金旺家庭农场的发展实践证明,100-200亩的设施蔬菜种植,比较充分发挥了各生产要素的协同效应,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较高,比较适合我市当前发展现状的规模。

要注重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提档升级。当前大多农户产品结构和模式大多相似,造成产品集中上市,时常出现恶性竞争、产品滞销等现象。金旺家庭农场在生产上力求“品种丰富化、模式科学化、技术新型化、生产高效化、品质生态化”,开展的大棚慈姑、大棚蘘荷等新型种植方式和模式,实现了与传统种植方式的差别竞争,有效地填补了市场空白。因此,各经营主体只有加大对“三新技术”探索和研究,才能打造出自己的优势产品,推进提档升级。

要注重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经济效益。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卖粮难”、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金旺家庭农场通过开展设施园艺生产,瞄准了消费者对果蔬等园艺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把握了当前农业发展方向,取得了较高的效益。各经营主体要在市场空档填补上做文章、在特色品种生产上做文章,真正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在增强质量意识、打造品牌上做文章,实现优质优价。(作者系市农委业务综合科长)

家庭农场: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社会化服务人员为主体。

高标准农田: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同时满足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等6条标准的农业生产田块。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当前主要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机械化还田、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利用方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制沼气、发酵床、商品有机肥、育苗基质、堆制沤肥及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用于还田等。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雉水论坛】本期主题:绿色沃野奏现代乐章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