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论坛】创新释放“三农”新动能

市情研究

“三农”融合发展的如皋路径

朱为民

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农村改革的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总目标,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落实好农民增收的政策和举措,开拓创新,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省“四有一责”优秀市,获得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成果奖、省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稳步实施农村改革试验,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持续彰显农村改革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围绕省农村改革试验区要求,稳步推进村庄土地整理,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空间的双置换,为新型集居区建设用地提供保障。积极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努力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益。抢抓我市被列入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机遇,积极做好服务,扩大试点范围,努力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和土地股份改革。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确保所有土地流转和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入平台,扎实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结合规模农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完善保底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逐步扩大“二次分配”比重。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凡是人均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超过2000元的村(社区)100%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对资金互助合作社监管,确保资金互助合作社零风险运行。

加大主体培育,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加大农业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组织规范等方面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大项目农业推进力度。始终坚持农业招商选资第一要事,优化招商方式,及时收集农产品加工信息,着力引进在我市花木盆景产业链中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江安、白蒲及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加快建设九华粮食物流加工园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力度。积极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年”活动,继续深化“五个一”示范创建。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一批骨干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研发创新、集群集聚发展为重点,认真抓好农业龙头企业服务工作,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加大合作社规范发展力度。以培育“五好”合作示范社为载体,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合作社注册商标,开展三品认证,创建、整合品牌,构建稳定的合作社产品销售网络,带动更多的纯农户、弱小农户增收。严把合作社名录质量关,确保规范率达100%。

强化农村管理,赋予农民更多发展权利

以“规范、机制、严管”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管理。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市委农工办强化督查指导,实行梯次推进,以“颁证、归档、验收”三个现场会的推进为主线,扎实抓好“前期准备、入户调查、测量制图、审核公示、登记发证、建档入库”各环节的工作,做到环环紧扣、一着不让,确保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50%以上的行政村通过验收。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盘活集体资产、利用集体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土地规模经营、开源节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加快落实经济薄弱村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加大力度推进“两证”办理,提高建设项目出租率。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管理规范、运作高效。加快推进村庄建设管理。继续以规范建房审批和完善新型集居区功能配套为重点,加快新型集居区示范村建设,全面打造农村新型集居示范村。围绕全年争创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南通市美丽乡村及如皋市美丽乡村分别达到2个、3个、10个的工作目标,加快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持续关注民生,切实提升农村保障水平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强化民生工作,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程。深入推进“双联双助”工作,调整充实帮扶力量,落实帮村帮户两个对接。做好新一轮农村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对帮扶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促进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增收和薄弱村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巩固提高已有险种,大力开辟新的险种,提升高效农险占比。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网络规范化建设,提升应对大灾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能力,创新理赔机制,切实服务、方便农民。高效推进失地保障。围绕“新征地即征即保,加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目标,强化《如皋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大服务项目推进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征地保障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作者系市委农工办主任)

如皋花木“触网”实现网络化销售

实践一得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好“组合拳”

陈 鹏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镇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站,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逐步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获得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成果奖。

创新理念,力促农村产权交易更便捷

思想重视,广泛调研。为保证交易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市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向省委农工办、省国土厅等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指导,赴新沂等地开展专项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协同推进,深入研究。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作、专业队伍支撑”工作格局,开展调研访谈和意见征询,搭建公众参与的决策平台。先后出台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的意见》和《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两个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规则、实施细则和交易标准文本,保证了产权交易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创新服务,助推农村产权交易更便民

成立交易服务中心。如皋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采用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申报受理、项目审查、政策咨询、交易鉴证等项目服务,镇区产权交易站实现了全覆盖。开通农村产权交易网,建立全市统一的产权交易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业务管理、网络竞价交易等核心功能,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成立监管委员会。负责对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加强农村产权交易业务辅导,按照“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监管、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诚信建设”的“六统一”模式,强化交易服务中心、产权交易站规范化管理。明确交易业务范围。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闲置土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列为主要交易品种,把农业知识类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政府批准的权益交易、鉴证抵押交易和其他项目等纳入交易范围,推动产权要素加快流动和优化配置。

创新实践,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更便利

做强平台。拓展产权功能,除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招拍挂外,还可拓展交易品种,如基础设施招标、公共物品采购、农产品现货、期货、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延伸交易服务链,以市级中心为基础,在各村(社区)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联系点,实现网上申报、审批、交易、鉴证和监管,打造农村产权“超市”,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更便利。建立权威专业评价机构,会同金融机构与评估机构,探索农村资产资源评估办法、标准,建立专业、规范的涉农资产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

创新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引进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鼓励大规模土地流转,健全“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机制,实现流转程序化法制化。创新产权流转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流转市场的经营主体农业经营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资信评估。创新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建立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政府财政贴息、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低费用担保的风险共担机制。

凝聚合力。通过对平台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减免交易费用;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丰收、增加土地产出夯实基础。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社会力量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提高流转主体融资的外在担保能力。(作者系市委农工办现代化科科长)

一线传真

合作社里编织致富梦

高 佳

如皋市金草草绳编织专业合作社位于搬经镇鲍庄社区,现有成员105人、秸秆打绳机120台、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2人、作业服务人员3人,成员出资总额50万元。合作社带领社员从事草绳编织、销售,走上致富路。

问题导向促合作社成立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秸秆从燃料变成了废料,每逢收获季节,镇村干部需全力以赴、昼夜巡查秸秆禁烧。鲍庄社区结合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不畅的现实状况,考虑草绳编织可以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和秸秆综合利用的两难问题,成立了草绳编织专业合作社。鲍庄社区总人口3354人,3106亩耕地,水稻栽插面积1889亩,每年秸秆产量有630多吨。合作社采取“四统一”的服务模式,即对合作社成员编织的草绳实行统一销售、统一培训、统一价格、统一服务,为社区95户低收入农户购置了秸秆打绳机,并将所有低收入农户群体纳入合作社成员。

目标导向促合作社飞跃

合作社成立后,真正实现了变“堵”为“疏”、变“废”为“宝”、变“亏”为“盈”的目标。变“堵”为“疏”:实现了由严防严“堵”的行政管制模式逐步转变为群众主动放弃秸秆焚烧,将各级用于严防严“堵”的资金,逐步转移到活“疏”秸秆利用上来。变“废”为“宝”:秸秆焚烧为害,用之为宝。合作社立足实际,逐步探索建立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平台,推进秸秆作为肥料、饲料、基料利用,积极发展能源化、工业化等综合利用,形成秸秆多元利用产业化格局。变“亏”为“盈”:合作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通过加强秸秆编织技术的培训和引导服务,将秸秆编织综合利用作为鼓励农民创业增收的重要项目,带动一方幅射一片,实现了治理秸秆焚烧的“亏本支出”到农民综合利用秸秆“创业盈利”的转变。

效果导向促合作社发展

改善了村风民风。合作社的草绳编织真正做到了“四结合”:秸秆编织与禁烧工作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与帮扶济困相结合。鲍庄老百姓总结了一句话:稻草由过去的“不让烧”变成现在的“舍不得烧”,往日有空打打牌,如今有空打打绳,改善了村风民风。

解决了秸秆出路。所有水稻秸秆已全部用于秸秆编织,无一处秸秆焚烧现象,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以每户草绳编织户一年消耗秸秆20亩计算,100户草绳编织户年消耗秸秆就达2000多亩、消耗稻草1200多吨。随着草绳编织规模扩大,合作社已计划向周边村收购稻草,并推动打绳等技术的服务推广,扩大合作社规模。

促进了创业增收。成立合作社,解决了村民就地就业的难题,实现了居家就业。合作社里平均1个人用1台编织机每小时能编织草绳捆4至6个,每个售价3至3.5元,以每天工作3至4小时计算,1天就能生产12个至24个,1天就能有40至80元左右的毛收入,一年就能增加8000元左右的纯收入。目前,合作社成员通过打绳能每亩获得500至600元的收入,全社区总收入可达110多万元。(作者系市委党校教师)

图为搬经镇鲍庄社区居民在编织草绳。

案例分析

百年陈酿“醉”新香

——白蒲黄酒发展启示

黄 璜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酒种,也是未来最有希望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的酒品。白蒲黄酒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北白蒲、南绍兴”并称于世,曾获1993年东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酒类的消费逐步形成了崇尚健康、营养、保健的新饮酒价值理念,黄酒作为低度、营养、保健型的酿造酒,正适合当今酒类消费新的价值趋向。我市因势利导发展白蒲黄酒产业,主动作为,态势良好,2015年白蒲黄酒产业产量达5万吨,完成销售超2亿元,白蒲黄酒产业成为我市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为我市农业发展产业化引导战略的深入推广提供了样本。

启示一:依托长寿资源,打造保健酒品牌。如皋是世界长寿乡,白蒲镇是华夏长寿第一镇,而白蒲黄酒素有“液体蛋糕”的美称,其中富含二十余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适度饮用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依托这一长寿资源,白蒲镇在推动黄酒产业发展的时候,注重挖掘白蒲黄酒的保健价值和养生功效,注重开发健康绿色的黄酒新品,经过多次研发,2015年白蒲黄酒成功推出了硒分子和枸杞优黄两款瓶装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顾客的热捧。

启示二:坚持培养推介,树立品牌形象。白蒲黄酒一直是国内公认的十大黄酒品牌之一,但是一直以来与业内领先的“古越龙山”、“石库门”等品牌相比,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近年来,白蒲黄酒坚持整体品牌宣传与具体品牌相结合,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参与的措施,大力宣传和打响白蒲黄酒品牌,提升白蒲黄酒品牌效应。2015年白蒲黄酒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水明楼”、“万珍”品牌是江苏省著名品牌,2010年获中华老字号认证。在树立品牌的同时,白蒲黄酒还特别注重黄酒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展白蒲黄酒传统酿制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筹建白蒲黄酒博物馆,集文化、旅游、服务于一体。通过品牌形象的打造,大大提升了白蒲黄酒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逐步改变了白蒲黄酒死守本地市场的局面,上海、苏南等主要外部市场的份额接近总销售的40%。

启示三: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为了加强对黄酒行业的管理,2009年,如皋市黄酒同业商会成立,通过成立黄酒商会,建立行业标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构建了政府、商会、企业良性互动的格局,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推动了白蒲黄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启示四:加大技改投入,引导集聚发展。过去白蒲黄酒产业以传统酿造方式为主,流水线、自动灌装等现代生产技术使用较少,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受制于低下的生产效率,黄酒原酿的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虽然白蒲黄酒在口味风格、工艺品质上有独特优势,但是中高档的年份酒、陈酿酒的产量一直上不去,难以迅速占领市场。为了提高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以南通白蒲黄酒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黄酒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技改投入,采购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为了推动白蒲黄酒产业做大做强,白蒲镇还规划建设了白蒲黄酒产业园,前期的搬迁、道路建设、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先期进行投入,引导黄酒企业集聚化发展。通过加大投入,白蒲黄酒实现了在稳定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实现了扩大市场占有、提高利润水平的目标。(作者系市委党校教师)

政策吹风

一、2016年度获评国家和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原则上分别奖补其10万元、5万元;获评如皋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奖补其2万元,全市不超过10个。

二、2016年度,如皋市安排总额不超过70万元用于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提档升级。按照“五好”要求,注重质的提升,对获得国家、省、南通市的农民合作示范社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按章程运作经南通验收合格的,奖补每个合作社1万元,其中不超过50%可用于奖励有功人员;按南通要求开展富民综合社试点,经验收合格,奖补每个合作社1.5万元,其中不超过50%可用于奖励有功人员。

热词解读

三大合作: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经营,按照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分配的土地合作经营形式。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在坚持资产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按股份制基本原则,采取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折股量化、按股分红等措施,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性资产量化到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重新确定农民对集体资产的个人占有权、利益分配权、民主决策权和民主管理权,将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股份合作社。

三大管理:即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雉水论坛】创新释放“三农”新动能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