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论坛】如皋: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精准发力项目建设 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杨 飞

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聚焦点。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部署,深刻领会南通市项目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始终突出项目建设第一抓手不动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项目建设上,把各类资源向项目一线聚焦,全市上下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高潮。

1-4月份,我市实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6个(其中工业项目17个,服务业项目9个)、计划投资总额8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32.62亿元。在南通市一季度产业项目建设综合考评中,我市名列南通9县(市、区)第二,被授予流动红旗。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要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重要的抓手和支撑就是项目。我们必须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200亿元”的具体任务,精准发力推进项目建设,更优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全力打好项目建设这场硬仗。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我们将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补短板、育动能、强统筹,进一步提高投入有效性和项目建设的精准性。围绕产业抓项目。牢固树立围绕产业发展抓项目的理念,立足我市“4(船舶海工及配套、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4(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4(现代物流、软件信息、金融服务、商务中介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体系,着眼全产业链培育,确保项目招引和落户协调、健康、有序,加快培育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度。统筹协调抓项目。着眼于补短板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组织推进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围绕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组织推进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高度聚焦项目培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投资意愿普遍下降,项目拼抢日趋激烈,必须千方百计培育项目源。积极招商引项目。牢固树立“招商为零一切为零”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全市招商活动,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创新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引导技改上项目。技术改造,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是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捷径。积极引导企业由设备更新为主,向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改造转变,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全流程改造转变。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加快“两化融合”,使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加快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协调促项目。深入项目一线,强化服务指导,加强与各镇(区、街道)和机关部门沟通,对成熟度高的项目,加强协调推动力度,力争早开工、快推进、出形象。

优化组织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是当前全市工作的“龙头引擎”。今年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建设“月点评、季考核”竞赛办法》等系列文件,健全了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强化过程控制。认真落实“一周一会办、一月一点评、一月一开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述评”的工作机制,实施挂图作战,全方位服务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准确把握容错免责机制精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容缺+容错”,助推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完善分析体系。通过编制《项目投入白皮书》《全市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快报》和全市重大项目智能监督管理系统网上平台,每月对项目投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时监控项目建设进程,查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足点和薄弱环节,找准下一阶段工作的着力点。

强化激励政策驱动。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年度经济热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习消化对接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16年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上台阶的激励意见》等文件,内容涵盖了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投资、服务业做大做强、强化创新驱动等方方面面。我们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用好国家加强重大项目投资、调整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范围等政策,提高实体经济占产业投资的比重、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占产业项目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实现“投资总量与投入结构同步提升、项目数量与项目质量同步提高、投入速度与产出效益同步增长、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同步增强”的目标。切实做好各项激励政策的落实,及时兑现奖励措施,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上项目,加强科技创新育项目,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优化服务破解瓶颈。在当前项目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不断破解要素瓶颈,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以“经济110”、“服务零缺失”等品牌服务,为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开展用地预审、容缺审批、容缺建设等工作,提高审批效率;紧盯重大项目,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促进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快推进。化解资金难题。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私募股权融资等多种手段进行融资;充分放大担保公司杠杆作用,宣传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应急互助基金;加大银政企对接,推进银企互信及合作创新。化解用地难题。强化项目联合预审,促进新落户项目提高用地效率;清理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化解用工难题。宣传推广用工典型企业,深入打造校企对接等合作平台,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工艺更新,提高生产效率,缓解用工压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头年看当前。只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项目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苦干实干加巧干,就一定能以项目建设新成效绘就“强富美高”新如皋的宏伟蓝图!(作者系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长江镇(如皋港区)项目建设按下“快捷键”

吴青青

今年以来,长江镇(如皋港区)到处呈现出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景象,在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园区沿江公路北侧,长达1公里的产业城,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石材生产区一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企业开始设备安装,石材交易中心已建成商贸区、条板区、大板区等面积26万平方米,350家商户入驻装修备货,陆续试营业。截至目前,全镇在建亿元项目共28个,其中工业项目17个,服务业项目11个;在手在谈亿元项目8个,已签约项目5个;今年新开工亿元项目15个,其中被列入月点评季考核新开工项目9个。永友物流粮食仓储、固废处置中心、华宇通信科技铁塔、海螺水泥、闽江矿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翔晟重工海洋平台锚项目、永友粮油一期加工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作为全市项目建设主战场之一,长江镇(如皋港区)推动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其成功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是目标定位要突出“高”字。该镇在市下达项目建设任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高点定位,围绕全年工业、服务业项目开工“双18”的目标,以一般月份不少于2个、重点月份不少于5个项目开工的进度,有力推动了一批中储棉等在手项目快转化、东升石材等续建项目快建设、海螺水泥等新建项目快开工。

二是技改投入要突出“抓”字。该镇积极引导企业抓住当前“谷底投入”的有利时机走转型发展之路。重点推进了华灿电讯射频同轴线缆、宝众宝达、百川化工偏苯三酸三辛酯等重大技改项目。对辖区内的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情况进行了清查摸排,对五年以上“未实施技改项目、无实施计划、无明确发展蓝图”的“三无”企业列入重点监测名单,通过各种政策调控机制、定期约谈倒逼企业加快提升改造步伐,计划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不得少于30个,技改覆盖面不低于25%。

三是项目服务要突出“优”字。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服务企业就是工作职责。该镇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项目配套、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的服务,组建了项目审批服务队伍,实行“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利用好市级“容缺审批”等政策,提前规避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由“九通一平”配套涉及部门组成了项目配套服务工作组,各园区负责人可根据项目现场需求,组织相关配套部门现场服务。在要素保障方面,大力开展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工作,排查闲置和低效能产出土地并予以整合;建立企业融资台账,把控企业资金链风险,开展“银政企”洽谈会,为企业争取长效低成本资金;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海螺水泥、华电热电等企业在建变电所及一批增容项目的建设。

四是组织推进要突出“快”字。长江镇(如皋港区)通过优化服务协调与督查考核等机制助推项目快推进。实行重大项目例会制,强化重大项目办公室的作用,量化目标责任,紧扣时间节点,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并出台会议纪要和推进台账。实行项目经理服务制,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必须由一名党政领导兼任项目经理,有权根据项目进展需求,单独为代理项目牵头召开项目推进会。同时通过重大项目交查督办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把项目建设考核奖惩抓得更严、更实、更细。(作者系市文广传媒集团记者)

精准施策抓牢项目建设

顾忠兵

江苏力源金河铸造有限公司

6日,我市再次组织召开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摩项目建设现场,动员全市上下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项目建设,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眼下,在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口,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都是人见人爱、人争人抢的“香饽饽”,区域之间项目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项目建设的有效突破,顺利完成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100个、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的“双百目标”,除了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外,还必须结合新时期特点、区域产业基础、发展定位以及投资环境优势,精准施策,直击招商、技改、服务等项目建设的关键点,构筑项目集聚的“强磁场”。

项目建设招商为先。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头等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方面就是将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抓好项目建设,首要发力点在于抓招商引资。要积极调整招商思路,充分利用领导带头招商、敲门招商、专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综合手段的同时,强化专业招商人才引进,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围绕船舶海工及配套、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产业定位,瞄准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集中精力抓拼抢。

以做优做强存量来扩大增量。技术改造,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要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双重发力,引导企业用好政策、适应市场,加快设备升级和产品换代,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降成本、增效益、提品质,以优质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在产业层面,要谋划推进一批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项目,着力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一批十亿级、百亿级地标企业。

服务软实力,竞争硬实力。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区域项目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市实际,要认真落实“一周一会办”制度,对新实施的重点产业项目、在建重大项目,突出审批服务和建设推进两项重要内容,及时收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创造优质项目实施环境。针对在手、在谈项目,需要提前介入,为项目落户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一流服务;对于在建的项目,责任单位要选配专职人员,集中办公,挂图作战,用好用地预审、容缺审批、容缺建设等制度,倾力帮助项目业主协调、解决项目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为项目建设加速。(作者系市文广传媒集团记者)

保姆式服务打造审批“新皋速”

范晓强

市政府全体(扩大)暨项目建设推进会后,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部署要求,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审批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思想再解放、力度再加大、工作再落实。坚持项目为王,坚守环保和安全底线,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在主动服务、大胆尝试、创新方式上做实文章,持续放大工业项目投资建设开工许可“五个一、五十天”的审批效应,保姆式服务打造审批“新皋速”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打造服务团队。主动对接,提前介入项目审批前期工作,出台了《班子成员政务服务联系点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挂钩3-4个镇(区、街道),将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对各镇(区、街道)招商项目信息及时汇总梳理,主动提供项目洽谈、项目选址、投资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推动项目尽快签约。合力推进,构筑市镇两级项目审批服务网络。加强项目审批代理员队伍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推进组,由投资建设审批领域的业务骨干组成,确保必到每个项目现场,及时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过程控制,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各镇(区、街道)项目建设情况实行跟踪会办机制,对项目审批人员加大“全能岗”培训力度;定期回访,对竣工项目提供后续常态化服务,全方位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审批流程。建设项目审批政策性强、环节多、流程复杂,耗时长,长期以来是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为了给企业提供系统化精准服务,根据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印制了《审批服务联系卡》。联系卡正面,逐一列清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施工许可的19个服务环节和时间节点,分别明确了镇(区、街道)、项目业主、审批局各自的职责和指导完成时间,通过三方努力,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联系卡》正面同时还公布了审批局班子成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服务电话,便于基层咨询、沟通、协调。联系卡背面印制了《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将建设项目19个审批服务流程进行合理整合,充分体现并联推进、容缺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要求,让服务对象对审批服务流程一目了然。

三是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设立项目审批受理咨询专窗,为服务对象提供项目建设全流程一体化辅导、相关政策咨询、发放联系卡和各审批环节业务告知单等服务;举办项目代理员业务培训班,通过案例剖析和业务辅导,不断提高镇(区、街道)项目代理员整体水平,为建设项目快速审批、高效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创新审批方式,助推项目建设。对全市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实行审批服务挂图作战,全流程服务,做到周统计、月汇报,有效跟进,倒排时点、逐个突破。首先是主动服务,对“五个一五十天”审批流程再优化;其次是创新手段,探索“互联网+政务”审批服务新模式,建成网络审批的“新通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再次是搭建平台,打造中介服务新模式,推动服务态度好、质量高、收费合理的中介机构,开展“超市”化服务模式,实行动态管理,为建设项目审批、企业设立登记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者系市行政审批局局长)

“供给侧”在经济学领域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中央领导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引发多方热议。迄今为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已努力进行了多年的相关研究,形成“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可贴标签的供给派复辟或模仿,而是基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对接“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攻坚克难系统工程。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三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力求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事业,提出以改革为核心“守正出奇”的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雉水论坛】如皋: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