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丁堰镇赵明村:多措并举,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新如皋报讯  赵明村位于如皋市丁堰镇西南角,以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赵明而命名。东临通扬运河,丁平线、宁启铁路穿村而过,区位条件优越。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赵明村顺利申报了“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再次申创“南通市特色田园乡村示范村”。

科技赋能,产业增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使用无人机喷洒施肥、农技人员现场指导、自动驾驶农机等方式,实现农田科学化、精准化、专业化管护,确保“钱粮丰收”。因地制宜,江苏海景园林发展有限公司特色产业麦冬种植,基于麦冬对土壤、水质、气温有一定要求,该公司引入现代自动化灌溉设备,两个小时浇遍160多亩麦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串珠成链,焕发生机。依托军港渔都休闲农庄,实现垂钓、观光、餐饮于一体,在盘活土地、创立特色农业的同时,挖掘旅游产业潜力,从多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种植规模,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

一户庭院一处风景。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精准锁定美丽庭院定位,突出“一户一景”,保留“乡风乡韵”,鼓励村民结合实际栽种绿植花卉和果蔬。通过打造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打通人居环境改善由村庄向家庭延伸的“最后一米”,以庭院“小美”推动乡村“大美”。

打造标配“小游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以“赵明烈士纪念碑、红色驿站”等为主体约700平方米的“小游园”。场地科学划分、合理布局,红色元素与园内的绿草、凉亭交相辉映,增添“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赵明“新名片”。

巧用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总结提炼通俗易懂的“红榜”正面清单和“黑榜”负面清单,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加大宣传力度,培树典型,提升村规民约知晓率。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等主要阵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农民乐一天、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组织环境卫生整治、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弘扬孝老敬亲、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

积分制成为有效抓手。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着力点,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设置包括环境卫生、道德品行等内容在内的积分评分规则。创新推出“积分超市”平台,根据村民“储蓄”的积分多少换取物资,积极引导村民以德生“金”,以善易“物”,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打通垃圾分类“堵点”。在农户门前确定好垃圾桶摆放位置,购置近1600对垃圾桶分发到每家每户用于收纳日常生活垃圾。村干部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页,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等,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开展河道整治。对赵明东小流域进行整治,通过拆坝不建、拆坝建涵、顶管等工程措施打通河道,实现水体畅通。对河道进行拓宽清淤、修建保水堰,提高内河水位,扩大片区内水容量,提升河水自净能力。通过在四级河新建智能泵站,实现片区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控制农业面污染进入二三级河道。

土地流转转出“共富路”。村里共有6800亩土地资源,目前已流转3500亩,将土地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引进高质量农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拓宽致富路。

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成立如皋市海盛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04人,解决了周边80多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人均纯收入每月可增加3000多元。规模化种植草莓、水蜜桃、生菜、辣椒等优质果蔬、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益,提高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正当时,务实担当开新局。如皋市丁堰镇赵明村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产业发展为核心,将“产业强、村庄美、乡风好、管理精、村民富”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绘就乡村振兴赵明新篇章。

(通讯员 黄倩倩  编辑 吴洵)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如皋市丁堰镇赵明村:多措并举,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