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长江镇薛窑社区:多元协同 共建幸福薛窑

新如皋报讯  薛窑社区位于如皋市长江镇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境内345国道和新204国道南沿纵横穿境,如海运河一级河道穿插而过,是国家级“连申线”航道长江以北第一转折之地。社区占地面积6676亩,耕地面积2675亩,28个居民小组,1120户,在册户籍人口4080人,党员114人。

近年来,薛窑社区始终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居为目标,通过阵地建设、党建赋能、活动开展等方法,使得“五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如皋市文明社区、如皋市美丽乡村等荣誉,增加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

建阵地强氛围 聚力赋能促成效

薛窑社区坚定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采取在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和网格驿站等场所上进行功能重组布局,通过阵地提档升级的方式,线上线下合力打造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展示中心于一体的宣传文化阵地。

党建赋能网格 强化协调机制

薛窑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探索“党建+网格+网信”联建新模式,将文明创建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将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范畴,充分调动辖区党员、退伍军人、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队及单位干部职工。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党群协力、社会出力,着力实现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同频共振,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依托学习强国、网络党支部、居民微信群等,开辟“指尖上的党建阵地”通过网格宣传政策、及时收集民情民意,群内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积极为居民发声,进行舆情监测,传播社区正能量,引导社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动社区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改善,薛窑社区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长效管护水平和质量提升,重点围绕“四无”、农户庭院、公共空间整治,利用积分制、村庄清洁日和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发动社区党员群众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短板逐步优化,有效促进社区环境的全面改善提升。

社区以村规民约为引领,首创积分制二维码,以二维码入户、小程序现场打分、推磨式入户评比等方式,推行文明家庭积分制,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形成了“全民参与 共建美好家园”的新格局,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弘扬新风正气 推进移风易俗

社区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在群众中深入开展“爱敬诚善”主题教育,弘扬正能量优秀家风家训,常态化开展薛窑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着力宣扬传统文化和家风建设,以现代文明引领社会道德新风尚。2023年,辖区杨珠燕荣获“长江好人”,刘继仁家庭荣获镇级文明家庭,薛道华家庭荣获镇级美丽庭院。

为了切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社区和老街的幸福里饭店共建了薛窑易俗堂,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宣传栏张贴海报、干部入户等形式,引导村民白事简办,提倡厚养薄葬、新事新办不攀比,破除陈规陋习,减轻村民负担,全力倡导居民破陋习、树新风,引领社区新风尚。社区网格员全程跟踪服务,多措并举,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深化文明实践 涵养文明新风

以文化人、文明之花润人心。薛窑社区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普及、经典诵读、文艺演出等多样化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倾力打造老党员活动之家、港港经茶亭、领航书屋等志愿服务阵地,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

薛窑社区坚持多元融合的工作模式,通过整合实践站志愿服务力量,着力推动多样化服务供给,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常态化开展特殊群体走访慰问、“一对一”帮困、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民阅读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传统节日举办“亮灯笼 迎佳节”“包粽子 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以常态长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滋养文明新风。2023年至今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多场,服务群众近2万人次,不断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薛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培育文明新风尚的作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广泛参与、共建共享文明创建成果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朱玉霞  编辑 邱彤)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如皋市长江镇薛窑社区:多元协同 共建幸福薛窑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