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如皋报讯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平时很少待在办公室,而是在泥泞的河流湖泊边、高耸的采样平台上、漆黑的企业排污口、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这些图景构成了如皋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的日常。
织密监测网络,构筑生态“安全线”
如皋站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扎实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访监测、应急监测等日常工作,对各类污染物指标进行精准分析。监测人员每天背着沉重的设备,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现场采集大气、水、土壤等样本;随着噪音扰民信访的增加,他们经常在忙碌了一天后,待夜深人静时出去监测噪声。实验室里,分析人员有条不紊地与各种药品试剂和检测仪器打交道,只为获取精准的数据,解读环境质量及变化状况。今年以来,共完成各类监测任务101项,检测样品数549个,获各类手工监测数据总数2400多个,质控数据1883个。现场监测的奔波劳累与实验分析的严谨细致交织,正是靠着这份坚守,才一点点织密了环境监测网络,守护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安全。
科技赋能监测,打造硬核战斗力
如皋站抓住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机遇,面对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先后投入700多万元采购60余套监测仪器设备,建设恶臭监测实验室,持续拓展监测能力。新增COD自动分析仪、全自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推动实验室自动分析能力得到飞跃提升。为了更好地支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和处置,如皋站在拥有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走航车的基础上,新增便携式测油仪、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等十多台应急监测仪器。新科技、新装备的应用为环境监测赋能加码,与原有的监测装备相辅相成,为今年拟扩项的17个项目开展和能力验证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
强化学习培训,激活发展新动能
环境监测工作专业性强,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方能应对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新风险、新挑战。如皋站组织45岁以下技术人员成立学习专班,建立“理论+实操”培养体系,通过每月一考的方式,激励年轻同志不断学习进取,提升专业素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年以来共组织了3次“月考”。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涵盖监测技术、分析技术、质量控制、危化品管理等领域,结合实际需要开展技能培训,提升监测技术本领。
从精密仪器中解读环境脉动,在实验室灯火中守护万家安宁。如皋生态环境监测站将持续提升监测能力,以数据记录环境变化,用脚步丈量生态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环境监测新篇章。
(通讯员 袁华丽 编辑 邱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