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摩崖石刻首现乾隆爷“顶天印”遗迹

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从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获悉,日前,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一行10多人,在栖霞山试茶亭前观看“太古”摩崖石刻时,有了意外发现。他们在“太古”题刻上,发现了一处规整的凹槽。据专家考证,此处“太古”摩崖题刻为乾隆御笔,这处凹槽很可能就是放置“乾隆御笔”御印的。这也是栖霞山首次发现“乾隆御笔”御印遗迹。

摩崖题刻“太古”何人所题?

文献记载是乾隆

“太古”摩崖题刻,位于栖霞山试茶亭北侧的一块巨石上,与试茶亭相对。由于没有上款和下款,此处题刻颇具神秘色彩。据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办公室主任李宏介绍,“太古”二字是山上已发现的摩崖石刻中尺寸最大的,每字约0.5米见方。站在远处望去,宝蓝色的“太古”镶嵌在巨大的岩石上,笔力雄厚,苍劲有力。

栖霞文史研究者张志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清代学者陈毅《摄山志》中,明确记载“太古”摩崖题刻为乾隆御笔。而根据嘉庆《新修江宁府志》记载:“石刻太古二字一幅……以上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说,“太古”摩崖题刻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第五次南巡时所题,距今有236年的历史。

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有五次共45天都住在栖霞山行宫。其实,早在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1722年)时就已经为栖霞山行宫御题下匾联“太古堂”,而“太古”两个字则是第五次南巡(1780年)时所题。就是说先有太古堂的建筑,后有“太古”的摩崖石刻。

题刻上方还有规整凹槽

专家:是“顶天印”遗迹

既然是乾隆皇帝御笔,为什么题刻上没有乾隆的御印呢?在观看“太古”题刻时,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成员们惊喜地发现,在题刻的上方正中央,有一个约20厘米见方的、非常规整的凹槽。栖霞文史研究者九乡河水说,在栖霞山所有摩崖题刻中,还是首次发现摩崖题刻上有这样的凹槽。由于此凹槽位于“太古”题刻的正上方,记录团成员立即将这个凹槽与乾隆联系起来。

记录团成员、南京城市史研究者程远认为:这个凹槽应该是放置乾隆御印的。由于在作品的顶部正中,俗称“顶天印”。“我们都知道,一般常见盖印章的地方,在右上角的印叫引首章,右下角叫压角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款或者下款的位置。而在作品顶部中间位置盖印章的方式,只有在古代皇帝或皇后的书法作品中才能见到。根据规制,其他人是不可以在这个位置盖印章的。”

查阅现存乾隆书法作品,“顶天印”位置盖“乾隆御笔”的居多,因此,“太古”摩崖题刻上方的凹槽,很可能就是放置“乾隆御笔”御印的。“顶天印”遗迹,在栖霞山现存的摩崖题刻中独一无二,也是南京发现的唯一一处乾隆摩崖题刻“顶天印”遗迹。虽然只存有一个凹槽,但它为研究栖霞山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丰富了栖霞山历史文化的内涵。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栖霞山摩崖石刻首现乾隆爷“顶天印”遗迹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