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 奋力冲刺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八年十月九日)

同志们:

这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场推进会,是在喜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沿江开发实现五年巨变,经济社会步入持续腾飞新阶段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重点、奋力冲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万众之心,力争2009年、确保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昨天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检阅了一年来全市小康建设的各类典型。今天上午,曹明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同时,对一年来全市小康建设进程中涌现的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15个镇、村、企业和合作社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开得紧凑、务实。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转型机遇期、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决战决胜期。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1.立足经济发展新起点,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意识。2008年是国际政治、经济复杂多变的一年,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市实现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经济社会进入持续腾飞新起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从宏观环境看,尽管宏观调控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但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宏观紧环境下更加鼓励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今天起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对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即将出台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将会在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粮食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突破,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以农村为突破口之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表明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从我市经济发展阶段看,沿江开发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把沿江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突破口,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融入江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解放思想、高点定位、挑战极限、奋勇拼搏,“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相继实现,正朝着“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八年再造一个如皋总量”的发展目标奋力冲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持续全面腾飞的历史新阶段。1-8月份,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3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9%,城市化水平达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33元,小康核心指标都已基本达到序时进度要求。无论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还是从不断满足如皋人民的内在需求来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迫在眉睫、亟待完成的时代重任。站在这样的崭新起点,我们更加有决心、更有信心实现“力争2009年,确保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市近期发展目标看,市委通过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在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三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即: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勇当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勇当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这既是处在小康建设新阶段提出的新定位,也是立足五年巨变新起点确立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三大目标定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一定要切实认清肩负的重任,进一步树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强烈使命意识,不断巩固和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成果,聚焦重点,迎难而上,奋力冲刺,切实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最大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2.对照科学发展新要求,牢固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意识。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能否顺利建成小康社会是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城乡统筹发展能力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的最有效反映。我们要全面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把握精髓,正确领会,切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意识。从发展第一要义的要求看,加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当前我市小康指标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实现值相对偏低,这些都只有靠加快发展才能加以解决。虽然我市经济建设保持了五年的持续高位增长,但是今年8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部分行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只有几个百分点。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敢负责任,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加快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要求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为人民谋利、为百姓造福的具体体现。必须切实提高小康指标中尚未达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占家庭消费支出等体现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项目的实现率,真正建设一个不含水份、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小康社会。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全面小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指标,也包括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指标。目前我们的经济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尚有差距;信息化水平不高,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差距很大;生态环境指标中的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都有较大差距;同时一些指标还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让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从统筹兼顾的要求看,当前我市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城市化水平为41%,比省目标值45%、南通市目标值50%分别少了4个、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基本达标,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值2007年仅为71.78%、预计2008年也仅能达到83.25%,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文化生活、农村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好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智慧竞相迸发,在统筹发展中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3.认清小康建设新形势,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意识。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已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继去年3镇1区成功全面建成小康之后,今年按计划又将有5个镇建成小康,这将占全市镇(区)总数的近1/2,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4。对照省定4大类18项25个指标体系,截至9月底,我市已有17个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小康标准,在去年14个指标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3个指标,其它8项指标与去年相比实现程度明显提高。但是对照2009年以市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0年镇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压力。首先,经济发展挑战增多。仅管当前中央宏观调控已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但国内经济运行矛盾依然突出,逐步走低的CPI和持续高企的PPI严重倒挂,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均呈现前所未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这些都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其次,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海门已于去年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通州、启东计划今年建成,海安、如东提出2009年建成小康,整个南通市计划2009年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瞄准2009年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自加压力,高点定位,破釜沉舟,不留半点退路,奋力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第三,部分小康指标差距较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测算情况,我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对照2009年的序时要求,都存在较大压力,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预计实现值6660元,明年要保持20%以上增幅才能达到全面小康目标要求。因此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坚定信心,抬高标杆,挑战自我,确保各项指标按按序时实现。

二、理清思路,聚焦重点,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对照2009年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我市已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全市上下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猛攻薄弱环节,全面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1、始终坚持以“三化”互动为导向,切实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着力推动“三化”互动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加快“三化”互动发展,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工业化是任何地区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没有工业化的强劲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无源之水。当前我市已迈入工业化中期,这一时期正是工业化高速发展、带动城镇化加速、促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化进程,继续坚持外资、民资“双轮驱动”,坚持“增量型、吸纳式”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要素集合,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促进“三化”互动并进。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瞄准民资富足的江浙、企业整建制转移的上海和珠三角等地区,抓住国外资本向亚洲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各镇(区)、村(社区)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加强项目包装,聚焦重点产业,注重引进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基地型、龙头型企业,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项目,确保在“一会两节”上签定一批新协议,开工一批新项目,为明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本村在外能人资源以及各种人脉关系,牵线搭桥,当好招商引资的信息员,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同时主动承担起资源整合、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重任,为招商引资提供要素保障。要进一步加快项目投入。要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全面提高项目签约率、落户率、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达产率。要切实加大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对在建的规模企业,要加快建设进程,有条件的要边基建、边组织生产;对现有规模以下企业,要激励扶持他们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要不断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转型升级,迅速做大做强。要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依托本地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村级特色产业集中区,大力培育劳动力密集、无污染的特色经济板块。继续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出台激励意见,充分发挥村干部“双强”“双带”示范作用,继续实施“千名能人,百亿投入”创业工程,鼓励大学生村官发挥知识和技能优势,带头创业、带民创业,再掀全民大创业、创大业的高潮。

加快“三化”互动发展,要坚持以城镇化为保障。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空间;工业化支撑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带来的优越的交通条件、发达的服务设施、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加速器。而城镇化、工业化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成为可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为农村产业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市城镇化率为41%,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是推动城镇化最省成本和最有效率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围绕城镇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区域要素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城镇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形成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兴服务业、特色旅游业等多种业态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培育城镇房地产市场。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开放市场,精心选择有资本实力、信誉度高的房地产开发商;要认真落实低门槛准入的政策措施,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普通商品房供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用足国家税收扶持政策,在镇区兴建职工公寓,达到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便于规范化管理和缓解生产用地紧张矛盾的多赢效果。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提升城镇形象。全面拉开镇区道路框架,持续做大镇区规模,做优镇区环境;大力提升学校、医院、超市、文化、餐饮娱乐和信息物流等城镇功能配套,竭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加大老镇区的拆迁改造力度,注重整理土地资源,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

加快“三化”互动发展,要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同时农业现代化带来集约化生产方式,使更多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城市转移,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因此,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绝不是忽视农民、放弃农业,恰恰是为了富裕农民、强化农业、繁荣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促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业产业规划为引导,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效农业、项目农业的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打造技术创新后劲足、产品附加值高、品牌优势鲜明、产业发展牵引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强化农业招商,切实加大“三资”投入农业力度,鼓励投向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培育壮大农业品牌,放大现有品牌优势,继续扩大规模,规范生产,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市场占有量。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加快培养新型农技研究人员,在优势农产品加工、高产高效种养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机制,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多元投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认真研究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业装备设施的改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2、始终坚持以“三集中”为抓手,切实提高资源要素的集聚化水平。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继续推动工业、人口、居住‘三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以集约发展达到节约效果”的工作部署,全面加快推进“三集中”进程,实现资源要素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集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

以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创建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投入产出、高产业集聚、高科技含量、高环境质量、外在形象好、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佳”的总体要求,重点打造船舶产业园、表面处理园、精细化工园等11个主体功能区专业园区和18个镇级工业集中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高起点编制完善规划。三大主体功能区要抓紧做好4-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控制性详规,覆盖各专业园区;其他18个镇要抓紧做好1-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主体功能区工业园区整理土地不少于1000亩、二类镇工业集中区不少于500亩、其他镇工业集中区不少于300亩”的目标,分别按照“七通一平”和“四通一平”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核心区房屋拆迁和土地整理的力度,形成整体开发的强劲态势。同时加快村民营小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园区投资和产出水平。鼓励主体功能区工业园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新上国家鼓励类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及市级重点发展、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确保达到规定的投资、产出、税收强度标准。加大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培育力度,确保销售3000万元的企业必须全部建立如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围绕工业集中区(园区)必须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目标,突出抓好结构、工程、管理节能减排等三个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全力以赴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年内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要全部铺设到位并投入运行,确保企业“三同时”执行率不低于95%,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不低于50%,全年单位GDP能耗确保降低4.4%。

以鼓励农民进城进镇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居住,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建设用地、破解用地难题的主要途径。各镇(区)一定要抢抓城镇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政策,彻底打消观望、等待、犹豫、畏难等心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发展惠民的责任感,加快推动农民向城镇集聚。积极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引导农民进城进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今后紧环境下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战略选择。各镇(区)要以此为契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农保区土地拆迁整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社保”的新路径,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主体功能区的所有村(社区)要全面推进,其它各镇都要选择一个近郊村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形式开展好试点工作,大力推动农保区进城进镇居住农户、五保户、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户、另择宅基地建房后原住房应拆未拆农户、违章建房农户等五类对象的原住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不断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努力推动耕地、建设用地的快速集聚,确保2009年农民进城进镇居住1.5万户,复垦土地1.5万亩。全面推进镇(区)农民集居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推进城镇农民集居房建设,使进城进镇农民有足够的住房选择空间,确保拆迁整理土地和住房安置同步推进。加大招商建区力度,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房产开发,为进城进镇居住农户提供充裕房源;加强物业管理,努力使农民集中居住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政策。认真做好进城进镇农户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面积核实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补助标准;成立镇级集体土地储备开发中心,健全进城进镇居住农户住宅地与承包地管理机制;认真落实购房、户口登记和子女上学等政策,确保进城进镇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对进城进镇农民的就业创业培训,做好进城进镇居住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使他们失地不失利,能就业,有保障,确保进得来、住得下。

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主抓手,加快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围绕“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做美环境、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强建成区建设和管理,吸引更多农户进区。各镇(区)要根据实际推进情况,适度调整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重点引导农民加快向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点和镇(城)区集聚。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一方面加快对进区农户原房拆除力度,及时复垦老宅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点外违章建房及时发现、及时拆除,确保面上所有新建、翻建、拆迁户必须全部进区。

3、始终坚持以“三大合作”为载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三大合作”组织是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农民弱势地位和农村弱势区域的重要出路,是提高农业抗御市场、自然风险能力,推动农业标准化、集聚化、集约化生产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抓手。各镇(区)要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现有的生产关系、经营模式、体制机制,全面加快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发展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促进土地产出水平提高。

不断提高合作惠农实效。依托我市花木盆景、栽桑养蚕、瓜果蔬菜、优质畜禽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以“联合舰队”应对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到2010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必须达到300家以上,入社农户1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工商登记率必须达100%。以农民进城进镇为契机,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力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推动农村土地快速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变一家一户分散种养为统一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并与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园区化,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大力提升机械作业水平、推广先进种养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和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凡是从事高效农业的专业合作社都要与土地股份合作相结合,凡是社区股份合作社有土地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都要搞土地股份合作,实现村村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目标。同时大力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社建设,集镇所属社区全部要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面上人均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超过2000元的村也必须全部建成,通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推进农民集聚区、标准工业厂房和民营工业小区建设,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

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依托“三大合作”平台,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精心包装农业项目,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引导企业反哺农业,推动在外能人返乡投资农业,加大技术和设施投入,提升高效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占比持续增长。借助于村企结对共建平台,提升“三大合作”层次,加快引导和鼓励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加工领域等整个产业链拓展,从产品生产领域向专业服务领域拓展,从农业发展领域向非农产业发展领域拓展,从在本地合作发展向合作起来开发利用外地资源拓展,从合作发展经济向合作办农村各项事业、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不断增强“三大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带动力。

不断加大组织和扶持力度。各镇(区)、各部门要牢固确立扶持“三大合作”就是直接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关注、关心、支持、扶持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发展。市、镇财政要重点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农业和农村“三大合作”;要加快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鼓励合作社为成员开展联保联贷;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地放水养鱼,鼓励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用地、用电方面尽可能给予优惠和方便。

不断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在狠抓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合作组织质的提升,重点做好规范运作的文章。农民专业合作要注重分配规范。在利益分配上,注重根据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环节的分配方式,确保科学分配、公平分配。积极探索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通过实行保护价收购和利润二次返还、提取风险保障基金、龙头企业适当垫资等办法,帮助成员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护组织和成员的利益。土地股份合作要注重组建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组建阶段就要十分注重规范,明确实行保底分红,保底额不得低于农民个人经营时的收入,且随着市场的变化要逐年提高,确保农户入股土地的安全和让农民得到实惠。社区股份合作要注重管理规范。加强对合作社内部管理的指导,把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年度预决算、收益分配、社务公开、经营责任考核等多项制度。

4、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企业带农村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要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民生改善为目标,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

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向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延伸,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百姓。统筹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围绕“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的目标,适时调整教育发展战略,确立以学校布局调整为抓手、以定点学校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的实施方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着力构建优质、均衡、和谐的教育发展格局。确保到2009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积极构建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制度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健全以市级中心医院为龙头、镇(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优惠的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文体资源,进一步发挥好镇文体中心、体育健身广场、村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的作用,积极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实现数字电视的城乡一体化,加快形成覆盖全市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努力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文化产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村规民约普及化、全覆盖。

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宗旨,把为民惠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全力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着力为广大城乡居民解除后顾之忧。实行就业保障一体化,发挥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作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失业农民提供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把信息服务网延伸到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各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推动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在本地二三产业的充分就业,确保明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实行养老保障一体化,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相衔接的养老保障体系,2009年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要达到95%以上。实行医疗保障一体化,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和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根据不同参保对象通过单位和个人缴费、村组集体补贴、政府补助等途径筹措,逐步提高报销比例,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困难救助一体化,以爱心基金、爱心超市、“双帮”工程为平台,以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助、特困救助、司法救助和解决群众住房、看病、就业、子女入学等困难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大病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一美元”工程,确保明年95%以上低收入户消除贫困。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按照中等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高起点修编市、镇、村三位一体的城乡总体规划,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区、港区—重点镇—一般镇—农村新社区(居民点)”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培育“双城”特色鲜明、重点镇优势突出、一般镇规模适度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排污、电力通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确保2009年所有农民集中居住点通公路、通公交;以国家环境优美镇、卫生镇村、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城镇执法、环卫保洁、园林绿化、道路养护等城市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到2009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农村改厕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建立起镇村垃圾清理、河道、道路、绿化管护“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环境长效管理机制,30%的镇建成省级卫生镇,15%的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百姓。

三、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切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保证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人。各镇(区)、各部门一定要咬定力争2009年、确保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更开放的思维理念、更完善的推进机制、更务实的工作举措,科学运筹谋划,动真碰硬落实,分秒必争推进,合力攻坚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更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建功立业的主战场。全市上下都要以全面建设小康为己任,自觉站在小康建设的最前沿,自觉走在组织推进的最前列,给群众当好表率,为发展再立新功。进一步强化四套班子领导主体作用。市委要进一步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四套班子协同推进、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组织推进机制,强势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快出成效。市委常委要以身作则,四套班子领导要率先垂范,主动深入基层和小康建设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强化对分工联系的片、镇(区)、村(社区)及企业小康建设的督查、协调、服务和推进,集中解决小康建设中的大事和难事,及时总结基层好的做法,努力为面上提供典型经验和特色样板。进一步强化市级机关部门服务主体作用。全面小康建设领导组要切实加大组织、协调、推进、督查的力度,及时研究小康建设过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化解矛盾、加快推进;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小康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传递工作,对重点指标挂图作战、倒逼时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在研究政策、分析数据、加强协调上下功夫,着力做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森林覆盖率等核心指标的达标服务指导工作,进一步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市级机关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把全面建设小康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小康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深入一线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同时在挂钩的村亲力亲为,帮助他们谋思路、找对策、解难题,培养树立典型,探索实践经验,更好地指导服务面上工作。进一步强化镇级组织推进主体作用。各镇(区)要把全面建设小康摆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排找工作差距,解决存在问题,强化压力传递。各镇(区)主要负责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第一责任人,从事关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事关百万人民福祉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全面达小康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的责任落实,做到目标具体化、任务项目化,补短补软补缺,求质求量求效,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注重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小康建设系统性强、指标数据多、涉及范围广,必须全盘考虑,系统安排,统筹推进。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小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达小康,关键在镇区,难点在村级。要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动一班人满怀激情地干事创业,在谋划发展上有新思路新追求,在善待百姓上有新本领新形象,在全面小康建设上有新创造新成就。集镇所在社区党组织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和聚居化上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加快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多作为、比贡献;面上各村要以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同时加大农保区土地拆迁整理力度,为村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积聚强大后劲。当前,特别要注重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善于创业、能率领群众致富、敢为小康建设担责任的村级班子,在“双强”、“双带”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招商引资、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提供可靠保证。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是农民中的先进代表,广大农村党员要争当小康建设的排头兵和勤劳致富的典范,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用发展凝聚民心,用服务赢得民心,用公道换取民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良好形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小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建设小康,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根本。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小康建设伟大实践,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全面小康建设中来,凝聚群众力量,加快小康进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小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工、青、妇和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创造性地组织、动员和指导各方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多作贡献,努力形成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要深入推进“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继续深化“全面小康先行镇(区)、村(社区)”创建活动,激发全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干劲和热情。进一步整合市级机关和镇级企事业单位帮扶资源,对2009年全市计划内实现小康的88个村(社区)实行“一帮一”、“几帮一”,努力做到帮扶全覆盖,整体上台阶,全面奔小康。

三是狠抓关键环节,咬住时点推进。我市全面小康建设全部25个指标中,目前已达标的有17个,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4个指标距序时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各镇(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强势推进各项指标高效突破。进一步明确时序要求。长江(如皋港区)、经济开发区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朝着2010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方向大踏步迈进;如城、丁堰等镇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柴湾、东陈、林梓、白蒲、九华等5个镇要紧紧围绕时序要求,倒轧时点找差距,狠抓弱项快推进,确保今年如期达标;下原、郭园、石庄、江安、常青、搬经、磨头、吴窑、桃园、袁桥等10个2009年达标镇,雪岸、高明两个2010年达标镇要牢固确立惜时如金、奋力追赶的意识,自觉在纵比中加压力,横比中找差距,大步流星赶先进、奋勇争先超标兵,确保全市全面建设小康满堂红。进一步加大典型培育。要紧紧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等小康建设重点,大力培育典型,通过放大典型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使小康建设学有榜样、追有标兵。要加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层次高、示范辐射效果好的小康示范镇(区)、村(社区),并力争培植一批在全市叫得响、在全南通市、全省有影响的过硬典型,努力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整体效果。进一步强化考核激励。全面小康指标涉及门类全,覆盖范围广,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加强对各项小康指标的研究,根据各专项指标的统计要求及数据特征,强化动态监测和时点考核。在重点考核群众关注度高、社会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的单项指标的同时,更要综合考量各镇(区)扩张经济总量、增强整体实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情况,将整体考核结果作为奖惩评先、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各镇(区)要对照考核要求,狠抓序时进度,强化督促检查,加快突破难点指标,奋起直追落后指标,全面提升综合指标,确保全面小康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同志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已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凝心聚力,乘势而上,顽强拼搏,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抢时间、拼速度、抓推进,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腾飞,早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聚焦重点 奋力冲刺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