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抢机遇 乘势而上勇争先 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八年八月二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工作会议和南通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的各项目标任务。昨天,我们用一天时间现场检阅了上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四个问题。

一、上半年科学发展取得新业绩,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引领,始终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牢牢咬住持续腾飞的奋进目标,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国家宏观调控日益常态化,全省工业和出口增幅明显回落,企业成本急剧上升等复杂困难情况下,坚持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挑战极限,以创新的思路谋发展、解难题,战胜了五十年未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继续保持和巩固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各项工作取得新业绩。

1.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高开高走。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58亿元,增长15.4%,增幅位居南通第二;财政收入19.1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03亿元,分别增长52.5%和52.4%,增幅均列南通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6.8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85元,分别增长18.7%、18.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37亿元,增长17.8%,增幅列南通第二;规模工业产值在连续五年增长45%以上的基础上,上半年达到397.2亿元,增长79.9%;工业用电量9.42亿千瓦时,增长16.8%,总量和增幅均居南通第二;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1.94亿元,增长15.7%,列南通第三;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87亿元,增长24%,位居全省第三。有效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入143亿元,占全部工业投入的比重达83.4%,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企业12家,列南通第一;完成设备投入110.7亿元,占规模以上项目投入的77.4%;完成技改投入78.5亿元,占规模以上项目投入的55%。经济效益明显提升。1-6月份,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196.6亿元,增长38.8%,总量继续居南通第一;实现工业增加值72.83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列南通第二;规模工业产销利同比分别增长79.9%、93.9%和165.4%,继续保持利润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销售收入增幅超过产值增幅的良性循环。再次荣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2.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截至7月30日,完成工商注册外资8.8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14亿美元,分别占年目标的59.1%和61.4%,引进市外民资58.74亿元,占年目标的58.74%,实现了持续翻番目标,利用外资总量位居南通第一、综合排名全省第二。项目单体规模稳居南通榜首。新批的33个超千万美元项目协议外资7.89亿美元,占全市新批协议外资总量的92.2%,平均单体规模1531万美元。新批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数和项目单体规模继续位居南通首位。外经外贸持续领先。完成出口5.1亿美元、进口3亿美元,总量分别位居南通第二和第一,外贸进出口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外经合作营业额8783万美元、外派劳务2368人,占年目标的73.2%和52.6%,外派劳务居南通第一。对外投资实现突破。双马化工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印尼投资上亿美元创办了杜库达化工公司,可望当年实现销售2.5亿美元、出口1亿美元,并成功创造了南通市企业海外实际投资总额之最。

3.发展方式取得新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1-6月份,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6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1家,产值合计24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61.4%;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154.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3亿元,分别增长106.7%和94.5%,并高于规模企业平均增幅26.8和14.6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85%,机械、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成套装备工业占主体地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企业与全国109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签订科技人才、技术合作协议429项;熔盛重工建成省级船舶工程研究院和焊接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建成南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今年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支柱复合绝缘子项目再次获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使我市成为南通市唯一连续5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支持的县(市);申报科技项目363项,申请专利1228件,增长17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占比均居南通第一。轮胎集团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胎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工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分别达到45.5%和55.6%,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化工、电镀、肠衣行业专项整治,关闭企业134家,113家肠衣企业进入肠衣城,统一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桃园、长江(如皋港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林梓、如城、袁桥等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丁堰、东陈、磨头、搬经等镇污水处理厂及同源二期污水处理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到50家,同比增长20%,列南通第二;切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积极做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01%。生态高效示范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9亿元,拆迁81.3万平方米、整理土地4213亩,进区企业的投资强度和标准进一步提高,269家新进区企业完成投入81.9亿元,占全部规模投入的57.3%,用地2904亩,亩均投入282万元,同比提高68.9%。

4.沿江开发跃上新台阶。增长极地位日益凸现。1-6月份,大沿江开发各主体单位累计完成到帐外资占全市的90%以上,重大项目占全市的80%以上,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的70%以上,财政收入占全市的近60%,沿江开发实现了“五年巨变”的目标。开放能级迅速提升。如皋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列入国务院今年开放计划,熔盛重工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造船基地,手持合同定单突破1700万载重吨,跻身全国前三强,公共保税仓库已经获批并将建成投运,总投资300多亿元的沙钢物流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报批之中,长青沙内港池基本竣工,两个十五万吨级公用码头已开始投运;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拉开园区框架,“两横四纵”14公里的主干道全面提升改造,如泰运河和通扬运河的风光带建设已经完成工程量的70%,金属表面处理园环评有望近期取得省级批文;如城镇完善提升了东西部工业区的道路、市政设施,东部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阶段。集聚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开放能级的不断提升,高大新项目竞相涌入,港区4个超亿美元、2个超10亿元的项目,经济开发区3个超亿美元、10个超千万美元、8个超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拉长了船舶、汽车及配套产业链,进一步壮大了我市主导产业。

5.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夏熟继续保持丰收。夏粮总产20.97万吨,增长20.5%;油菜总产2.59万吨,增长2.2%。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1-6月份,全市新增规模种植面积3.8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达53.7%,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53.1% 和95.6%;新建市镇村三级农业园区443家,新增投入30万元以上项目农业493个,总投资15.45亿元,增长35%;农产品出口创汇2540万美元,增长8%。农民创业致富能力不断增强。截至7月30日,全市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221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51万人、创业培训620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2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8240户、私营企业2821家、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59.53亿元、注册商标747个,分别占年计划的164.8%、94.03%、99.22%和83%;民营经济完成入库税金  10.81亿元,增长60%,占全部税收比重达71.8%,均居南通第一;奥斯特、元升、缘一世等3个太阳能品牌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在外能人返乡创办企业1001家,总投资64.9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绿化、河道整治、垃圾处理三大重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片造林8.1万亩,完成年计划的90%;整治三级河77条段、四级河1013条段,三年任务全面完成;“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机制基本建立并开始运转;集中居住新开工建设12677户、265万平方米,入住9736户;改厕、“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完成年计划的80.3%和52.4%;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械146台套,列全省第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供销社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建成为农综合服务社178家,南通第一、全省领先。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进展顺利,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分别达到282家、168家和35家,按合作社法登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70家,带动农户13.9万户,位居全省第一。7月30日,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农民进城进镇工作全面启动,净增进镇户数5090户,拆除原住房49.1万平方米,拆除五保户原住房210户,复垦土地面积1048亩。农业政策性保险已覆盖水稻、生猪、小麦、油菜,发放理赔款515.11万元,1.15万农户收益。帮扶工作不断深化。全市共组织落实523个机关事业单位及1008个企业与331个村(社区)挂钩,5375人与5319户贫困户实行结对,资助款物1227万元,帮助发展村级园区246个、养殖园区186个,兴办企业1387家,使2036户贫困户消除贫困。

6.环境打造展现新面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完成城市公共设施投入3亿元、拆迁29.5万平方米、绿化33万平方米,新增房地产开工面积78.94万平方米、竣工60.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0%、 2.5%、50%、8%和10%。全面推进了东大街保护性改造、集贤里古民居修复、水绘园改扩建等工程建设,规划申报了长青沙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始推进了顾庄生态园区建设,包装提升了内外城河风光带。区域供水主管线工程已经完成,垃圾发电项目开始试运行,400套、2.6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开工建设。以迎接卫生城市省级复核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验收为抓手的“六城同创”工作有序推进,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行动,城市环境明显提升。交通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交通投入6.59亿元,204国道如皋段改建工程灰土底层工程基本结束,334省道西延工程进入灰土施工阶段,白雪线南段工程水稳碎石已完成90%,即将进入沥青面层摊铺,北段工程灰土层施工即将结束。农村公路开工80.65公里、完工58.62公里,分别占年计划的80.7%和58.6%;农村危桥改造开工55座、完工28座,分别占年计划的55%和28%;原有农村公路会车道全部完成,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7%。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小城镇完成市政设施投入1.0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80.4%,房地产开发面积96.15万平方米,新增镇区人口35119人,中心镇“三横三纵”、一般镇“两横两纵”的总体框架正全面拉开,桃园、白蒲、磨头、吴窑等镇小集镇建设成效明显,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各镇垃圾中转站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镇区形象明显改善。桃园镇率先通过了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验收。

7.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气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新的发展,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2008年本科上线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职业教育实现订单式培训,为本市145家企业输送技术职工3282名。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广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南通领先。全市共有7个镇、20个村启动了省级卫生镇村创建工作,桃园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市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各镇文化站均已达标开放,文化工作处于省市领先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镇(区)体育健身工程的全覆盖,先后承办了2008中国首届小康村篮球赛、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风筝和钓鱼比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效推进,计生世代服务品牌建设在南通处于前列。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0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23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58.5%和76.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社保扩面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新增农保扩面人数18.2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7.2%,农保覆盖率达73%,位居南通第一;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46万元,实现应保尽保,足额兑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增2470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878.8万元。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突出北京奥运会维稳要求,扎实抓好信访、安全工作,认真排查存在问题,严格落实包干责任,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加大平安创建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市公安局被评为全省打击犯罪先进集体;扎实推进“法治如皋”建设,启动法律援助“三五”工程,建立案件执行联动机制,率先在全省创建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切实做好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迅速募集资金2000万元、筹集物资折合资金162万元、缴纳特殊党费超过400万元,组织建筑企业和卫生人员迅速奔赴四川,有效支持了灾区重建。

8.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宣传沿江开发五年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有力地促进了持续腾飞。在全省率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十大认识误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12个专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重要调研成果,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思路更加开阔。切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权力运行机制,着力推进干部、人才选用的民主化进程,面向全日制硕士、博士生招录了43名高层次党政后备干部。继续选派年轻干部服务招商引资、城市拆迁、新农村建设、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村书记活力”工程,全面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村村有目标;大力实施“磁极”工程,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推动公共服务普惠于民;不断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功组建4家商会党组织、95个合作经济党组织,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设立党代表联络处,充分发挥党代表的参政议政、服务监督作用。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发“三优”创业贷款,成立党员科技兴农专家服务团,大力实施党员“阳光关爱工程”,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得到彰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推进惩防体系框架建设,大力实施廉政文化“六进”工程,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案严查,上半年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94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20件、副科级以上干部案件10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68万元;积极协助南通坚决查处了单定方等三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系列案件,有力地维护了法纪的严肃性。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圆满完成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统战、老干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党管武装、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依然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高点定位、挑战极限的目标追求。我们牢记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咬定经济社会持续腾飞的奋斗目标,以“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为强大动力,不唯基础,不唯条件,敢破框框,勇破条条,主动与强的比、快的赛、好的争,在逆境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迎接挑战,在劣势中超越争先,在不懈奋斗中不断追求新的更大的作为,高点定位、奋勇争先、自我加压挑战极限已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价值导向和党员干部的人身境界追求。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之路。我们胸怀全局、着眼长远,不谋一时一地之得失,持之以恒地打造区域环境综合优势,不断增强区域要素磁吸力;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出外资民资双引擎,着力集聚世界范围的资本、资源,“引”与“招”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熔盛重工、双钱轮胎、沙钢物流、德源高科等一大批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的快速落户,为区域经济的持续腾飞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后发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好中求快的发展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我们把城乡环境的打造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把工业化、城镇化、集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抓手,把科技创新、调整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超前进行部署和探索,先期取得发展经验,并领先一步全面推开,为加快发展赢得了主动,为持续腾飞赢得了空间。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的民本理念。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一系列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工程,全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上半年农村社保、生态环境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南通领先,有效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凝心聚力、整体联动的推进机制。面对迎面而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没有退缩不前,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精诚团结、齐心合力,市委常委带头深入一线,四套班子领导主动沉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实践前沿,一级领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争朝夕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快,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仍需加强,城市化、工业化互动的力度仍需加大;项目源储备不足,招商的有效性亟待增强;项目转化和推进速度不快,服务效能急需提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少数干部抓落实的力度不大、作风不实,基层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机关创新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亟需转变。对此,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客观分析科学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激发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的昂扬斗志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正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透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清醒认识宏观环境新挑战,切实增强持续腾飞的忧患意识。下半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增多。首先,世界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更为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然突出,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这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高、与国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如皋来说,影响更直接、更为深刻。其次,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通胀和经济发展放缓的双重压力,国际输入型通胀和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交织在一起,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非常突出,加之接连遭受冰雪、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下半年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仍然很大。第三,从我市发展现状看,宏观调控带来的发展难度和压力日益凸显。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初、中端产品占主导地位,更易受到出口退税率、汇率、利率、原材料价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增本减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异常艰难。加上我市经济总量和均量仍然偏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宏观形势一趋紧,便出现了生产要素供应偏紧、社会稳定压力加大、农民增收困难等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和重视这些不利因素,切实增强居安思危、寝食难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2、奋力抢抓转型升级新机遇,切实增强持续腾飞的紧迫意识。客观分析下半年经济形势,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样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从发展大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更趋多元的大格局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没有改变,区域经济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央下半年将适时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这必将对我市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调优调高增添新动力。从科学发展方向看,宏观调控是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性下滑形势的战略决策,是调优经济结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举措,也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我市发展趋势看,重重困难中蕴含着诸多发展良机。一是区位优势全面凸显。苏通大桥的开通,使我市正式融入上海90分钟经济圈,如皋接轨上海“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群产业融合、要素流动、资源共享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二是发展环境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基础建设和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区域道路等级和密度全省领先,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加上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这必将给处在滨江近海的如皋带来新机遇。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十大产业板块初具规模,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等成套装备产业快速崛起,电力、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产业集聚不断加快,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特,为我市经济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在紧环境中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打造独一无二的功能优势。如皋拥有自己的港口和口岸,如皋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功申报,开放能级全面提升;同时拥有沿江开发人才和人力资源两个省级市场,拥有“九通一平”功能设施,并具有省环保部门评审批准的精细化工和金属表面处理两个功能性园区,必将对推动我市经济持续跨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机遇非常难得,机会稍纵即失。必须切实增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紧迫感、使命感,积极从宏观调控政策中、从市场变化中、从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中抢抓机遇,找准结合点,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如皋的持续腾飞注入强劲的动力。

3、准确把握又好又快新要求,切实增强持续腾飞的争先意识。要在紧环境下抓住机遇,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新理念,推动跨越发展新实践,紧中求进,好中求快,难中求变,开拓创新。要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2002年底,我市人均GDP、人均财政一般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分别是苏北平均水平的77%、75%、90%、95.5%,被称为南通的“小六子”。近年来,我们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迅速跻身南通第一方阵,有些发展指标挤进全省前列,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持续跨越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2007年我市人均GDP2400美元,按照相关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持续攀升、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完全有责任、有能力、有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步入快车道,成为江苏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领跑者。要勇当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克服当前困难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内生外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85%,成套装备工业占比61%,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们必须要抢抓宏观调控下科学发展的新机遇,乘势而上,快马加鞭,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勇立潮头,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敢为人先。要勇当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市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建立了高于财政增长的惠民支出机制,在全省率先实行“五保合一”,在苏中苏北率先实行农民养老保险贴补政策,在南通率先实行大病救助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先建立“安置房建设、拆迁补偿、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优质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爱心超市遍布城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一切为进一步推动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在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促进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努力把如皋的明天建设更加幸福、美好。

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着力点,全面落实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的各项举措

今年是我市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之年,全市上下必须始终坚持紧中求进、好中求快、难中求变的发展导向,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立足“改革开放30周年”、“沿江开发五周年”新起点,按照科学发展新要求,全面落实跨越发展新举措,努力闯出一条具有如皋特色的持续腾飞之路。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增量型、吸纳式”发展始终是应对竞争、谋求跨越、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要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宝贵经验,瞄准完成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分别突破15亿美元、10亿美元的目标,进一步拓宽思路,奋力拼抢,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继续巩固全省第一方阵地位。

1.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外在拉动力和内在吸引力,在不断推进节会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商会招商和企业招商等全方位、立体式招商方式的同时,坚定不移地以驻点招商为基础,强势推进规划招商、产业招商、载体招商和零地招商。继续强化驻点招商。各镇(区)各部门要抢抓国际、国内产业向长三角转移加快的大好机遇,选调精兵强将,在进一步强化上海、苏南、浙江等地的驻点招商的同时,要加大深圳IT产业的驻点招商,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100强企业展开猛烈的招商攻势。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要创造条件,在境外委托设点、定向招商。要抓住两岸关系、对日关系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台、对日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优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加强规划招商。进一步高起点修编空间广覆盖的城镇体系规划、一二三产业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精心包装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招商项目,大力推行精准化招商,不断提升招商的针对性、可行性,提升引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产业招商。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有选择、高起点吸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项目,加速形成具有如皋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依托船舶修造和配套、汽车零配件等支柱产业和金属表面处理、精细化工等专业园区以及太阳能、肠衣等特色产业园,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全力抢抓大桥通车机遇,重点引进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项目。强势推进载体招商。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综合竞争力的理念,大力推动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和各镇高效生态园区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化,加快完善基础功能配套,健全各类生产生活性功能设施,不断提升项目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确保在引进高端客户、产品、市场上,在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带动力强的重特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高度重视零地招商。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存量企业提高投资强度,引导民营企业与境外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转股、并购等方式,在技术、品牌、知识产权、营销、服务、管理和智力上进行合资合作,实现民企引进外资新突破。

2.全力办好“一会两节”。围绕邀请500名客商、投资总额400亿元、外资30亿美元、签约200个项目、新增开工项目100个的总体目标,以10月28日为节点,一着不让,强势推进,高效突破。高起点举办系列招商活动。要紧扣“一会两节”期间,三大主体功能区分别有2-4个超亿美元和5亿元、5-8个超3000万美元和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如皋港区要突破10亿美元和50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重点镇必须有2-3个超3000千万美元和2个超亿元项目签约,一般镇至少有1个以上超1000万美元和1个超亿元项目签约的目标,认真开展好8月上旬的宁波服务业招商,8月中下旬的深圳电子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招商,8月下旬的上海船舶制造、现代物流、服务业招商, 8月底昆山对台商招商,9月份的欧洲船舶、福建和台湾的农业招商,10月份的台湾游艇及精密机械制造业招商,并组织“一会两节”的新闻发布会。各镇区和主要经济部门必须按照天天有项目洽谈、旬旬有项目开工、月月有招商活动的要求,扎实抓好过程控制,确保以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效迎接“一会两节”的召开。高水平办好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熔盛重工二期全面建成、海工平台第一艘深海铺管船开工建设、打造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高层论坛等载体,全力办好沿江经济洽谈会;围绕复旦大学长寿研究成果发布暨高层论坛、长青沙和顾庄生态园开园等活动,全力办好长寿文化节和盆景艺术节。各相关镇(区)和部门要根据各自分工,精心组织,加快推进,确保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标准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各镇(区)、部门要以“一会两节”为载体,高度聚焦力量,全身心、满负荷投入到六大重点工作中去,确保以一流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流的形象迎接中外宾客的检阅。各主体功能区要确保10月28日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其他各镇已完成序时目标的,要力争在“一会两节”前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为全市多作贡献;没有完成序时的镇要确保序时目标顺利完成,决不拖全市后腿。

3.大力发展外经外贸。进一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外经合作层次,形成三外相互促进、并驾齐驱的良性格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继续鼓励机电、化工、农产品的出口,重点推动船舶、轮胎等迅速形成出口规模;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放大双马化工对外投资的带动效应,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建立生产加工、资源供给、市场营销基地;大力发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支持更多企业创造条件成为对外劳务经营签约权公司,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努力提高智力型、技能型、管理型劳务输出比重。

(二)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克服当前困难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市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变化形成的倒逼机制,猛攻有效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特色之路。

1.继续猛攻有效投入。紧扣全年规模工业项目投入230亿元的目标,切实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投入质量,优化投入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推动卡尔玛港机、宝岛游艇、台湾正隆纸业、海通重工、雅图电子、宝时物流、煤焦油加工、阳恒化工等8个超亿美元项目以及江苏舜天、鸿信化工、超盾汽配、爱尔臣冷冻设备、宁波东港紧固件、太仓农药等一批超亿元项目快转化;推动江南重工、国华机械、信通金属、天泽化工二期、宏茂铸钢三期等重大项目快开工;推动熔盛造船和海工平台、沙钢物流、德源高科、日本森松、港区公用码头、上海轮胎扩建、百川化工、江南德瑞斯、瑞泰船务、兴宝塔机、江南重工船用上层建筑、中铁山桥等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和荣威塑胶、夏尔戴尔乐、华辰汽配等59个亿元以上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加大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抓住9月和年底两次申报机会,确保9月底前完成规模企业培育100家,年底前完成200家,全年新培育亿元以上企业50家。狠抓存量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把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把投入的重点转向产业前延后伸、节能降耗、新产品开发、新工艺使用、生产效率提高上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重点抓好超5000万元和超亿元存量企业的改造投入,继续引导全市100个亿元以上企业当年技改投入达到70亿元,100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当年技改投入达到30亿元,其余600家规模企业技改投入达到30亿元,确保技改投入占规模工业投入的50%以上。提高项目投入层次水平。抢抓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机遇,加快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改造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和税源培育强度,沿江开发主阵地要求分别达到每亩250万元、750万元和30万元,重点镇分别达到200万元、600万元和25万元,一般镇分别达到160万元、480万元和20万元。

2.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确保年内新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让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引导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在加快省熔盛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及省级焊接理化中心、生产设计中心建设的同时,创造条件,力争建成国家级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保建成省复合空心绝缘子、省玻纤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跟踪到位上半年“请进来”的科技人才招商产学研合作成果,组织好下半年北京、上海、南京三次“走出去”产学研合作活动。加快健全以政府为主导、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拓宽合作深度和广度,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发挥好科技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的优势,在港口和中心城区着力打造科技孵化园,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政府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提升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百强企业人才服务工程”,突出培养与引进并举,抓住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业已渐成气候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确保全年引进本科人才1000人以上,博士、硕士等研究生学历100人以上,省“三创”型领军、拔尖人才1-2人。

3.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十大产业板块。大力发展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确保在十大产业板块中的占比达到40%以上;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力电器等三大高新产业,确保占比达到10%以上;改造提升特色机械、特钢冶炼、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四大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优势,推动产业层次由低向高提升,由大向强转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完成服务业规划的编制,加快打造长三角新兴的物流枢纽和服务外包基地、上海经济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和苏中地区商贸中心,努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和结构提升。把发展服务外包摆上重要位置,加快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经济开发区、长江镇(如皋港区)、如城镇各1个1平方公里的服务外包集聚区,编制中心城市东南片区的服务外包集聚区详规,积极争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先锋服务公司争创商务部服务外包示范企业。长江镇(如皋港区)要以熔盛重工为主体,重点打造中国的船舶研发设计、海工平台设计中心;省级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创意设计、中介服务、电子商务、产业物流;中心城区要重点发展数据处理、呼叫中心、直邮中心、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过2-3年的努力,确保服务外包销售收入超亿美元。长江镇(如皋港区)要加快港口大物流基地建设,确保今年港口吞吐量2500万吨;如城镇要加快建设西部以培育嘉信百亿钢市、改造提升30亿元的花木大世界和20亿元的苏浙大世界等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商贸园区,东部依托火车站和高速道口的物流园区,西南部以4S店、二手车市和汽车零配件为主体的汽车城等三大现代服务产业基地;中心城市要高效推进科技文化软件园、文峰广场、新闻传媒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房地产业,积极实施稳定的房价政策,推动已出让地块全面开工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全年房地产开工15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突出发展现代旅游业。持续放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旅游投资发展公司作用,继续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壮大产业,提升如皋旅游形象。长青沙旅游度假区要尽快完成区域总体规划和环评报告,积极申报省级、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度假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国旅集团和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的合作项目成功落户;顾庄生态园要加快十大景点包装、两条旅游线路建设及大寿星园扩建进程,确保“一会两节”前展示出新形象。

4.努力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创造性地破解各类要素瓶颈制约,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一是着力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积极探索“城镇住房换宅基地、城镇社保换承包地”的新路径,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力推动进城进镇居住农户、五保户、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户、另择宅基地建房后原住房应拆未拆农户、违章建房农户等五类对象的原住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确保全市复垦农民旧宅基地3000亩以上;积极向上争取点供指标,保证重大项目用地;努力盘活存量,对闲置、圈而未用以及达不到投资强度的用地进行专项清理,对死而不活、长期无贡献的企业进行并购整合,努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二是着力创新资金筹集机制。抓紧完善培育企业上市规划,认真落实鼓励企业上市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熔盛重工、力争南通锻压年内上市,推动神马科技、昌昇股份、超达科技、通用钢球等企业进入上市轨道;通过拓展银政、银企合作空间,为企业的成长开辟高效便捷的融资通道;大力创建金融生态区,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比;大力招引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组建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依托农业政策性银行,争取农村公共服务的信贷资金保障。三是着力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健全各级领导和部门重大项目服务责任制、重大项目审批代办和跟踪服务制,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组织精干力量,积极跑部跑省,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计划笼子。四是着力创新用电、用工保障机制。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建设电力基础设施,确保电力供应,强化错峰管理,促进科学、节约和有序用电。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和定单培训;探索招工、培训、就业、管理、服务、用工、保障一体化的人力资源新机制,推动如皋港通城人力资源公司加快建设;全面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在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维护企业利益,增强企业职工责任感,着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沿江开发,做大做强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

各主体功能区要不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成果,打造综合环境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1.加快建成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样板区。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更高定位,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沿江开发一体化格局。长江镇(如皋港区)要打造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船舶产业基地、中国钢铁物流第一城、服务长江流域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江苏沿江地区现代化的滨江新城和如皋市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经济开发区要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快速集聚、传统特色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汽配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的起步区、与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宜居宜创业新城区;中心城区和如城镇要打造沿江具有影响力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彰显长寿之乡、花木盆景之乡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生产性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区域性中等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核心区。

2.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要积极呼应大桥大港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完善基础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功能区的项目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及高新产业集聚的示范区。长江镇(如皋港区)要不断加强载体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功能配套水平,确保在建企业的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汽管网年内全面到位,建成长青沙内港池、泓北沙内港池、船舶科技孵化器、石化公用管廊等基础设施。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努力形成主导产业项目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约、龙头型项目集聚的发展格局,确保全年规模项目投入100亿元、工业产值3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亿元,力争新增定报企业35家、亿元企业15家。经济开发区要瞄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零配件产业两个百亿产业园的目标,以金属表面处理园建设为突破口,为电子元件、IT产业、汽车配套等产业的快速集聚提供基础配套。加快推进优显电子、华辰汽配、超盾汽配和爱而臣中央空调设备等项目建设进程。荣威塑胶一期工程要确保9月底前竣工投产。如城镇要不断创新经营区域经济理念,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整理土地和项目建设进程,确保神马二期9月竣工同时三期开工、九鼎聚乳酸项目年底前正式投产,推动元升太阳能扩建快竣工,九鼎风力发电设备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城西大道北延和西区大桥工程要同步加快实施,确保年底前建成通车,兴源大道北延工程要确保在年内建成通车。

3.持续做强开放型经济的先导区。要积极呼应苏通大桥通车的历史机遇,不断放大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样板区。长江镇(如皋港区)要紧紧围绕全年力争实现到帐外资8亿美元、注册外资10亿美元、市外民资25亿元的目标,充分依托船舶配套、钢铁物流、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在拉长增粗产业链上下功夫,努力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上实现新突破;要持续主攻生态型、科技型、环保型和集约型项目,着力引导外资投向新材料、新能源、特钢电力等产业;要借助江苏沿江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两个平台,广泛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服务沿江开发。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要确保“一会两节”前建成并通过验收。经济开发区要紧紧围绕轮胎汽配、现代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电子电力电气等四大产业,进一步突出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以企引商,着力引进龙头带动型、产业配套型、上下游关联型项目,确保全年引进超千万美元项目15个,完成工商注册外资3.5亿美元、到帐外资2.5亿美元、市外民资10亿元。中心城区要确保实现工商注册外资4000万美元、到帐外资2000万美元、市外民资6亿元的全年目标。如城镇要发挥与经济开发区的同城优势,共同打造城市经济板块,同时发挥自身新材料、新能源、特色机械装备、城市服务业、花木果蔬等现代农业的优势,瞄准“一会两节”前完成全年注册外资1.8亿美元、到帐外资7500万美元、市外民资10亿元的目标,进一步聚焦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项目,确保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比重达50%以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占比达80%以上。全市其他镇要积极主动融入大沿江开发,全力承接主体功能区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不断提升纵深腹地的开放层次和水平。

4.努力争创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全面构建新型经济组织方式,建立全新的开发开放机制、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机制、人民群众利益实现机制,为主体功能区的率先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主体功能区要积极探索 “城镇住房换宅基地、城镇社保换承包地”的路径,加大全面推进力度,在用足挂钩周转政策、解决发展用地上,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同时不断探索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的组织管理新体制。

(四)坚定不移地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加快创业富民步伐

坚定不移地把民营经济与开发型经济作为富民强市和持续腾飞的“双引擎”,在进一步扩张民资总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质态和水平,确保全年净增个体工商户5000户,私营企业3000家,净增公司制企业占净增私营企业比重达60%以上。

1.以构筑创业平台为基础,大力引导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板块。推动龙头型、旗舰型企业集团拉长产业链,催生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加工户,实现外协件本土加工,带动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信息、科技、质检、担保等公共平台建设,不断壮大具有地区特色的重点产业板块。推进液压机、太阳能、肠衣、纺织绗缝等富有潜力的重点特色板块加快发展,促进全民创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建设。把专业市场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孵化器,带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着力推进苏浙大市场以太阳能、电动车为主体的专业市场建设,打造成集展示、物流与营销于一体,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配送相互促进,年成交额超20亿元的特色专业市场;把亿丰商贸城打造为建材、装饰材料、纺织材料和服装辅料加工与销售,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专业市场;重点培育以嘉信钢材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市场,建成营业额超30亿元的苏中钢材航母。加快建设生态高效示范园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生态高效示范园区创建力度;充分发挥村级民营工业小区孵化基地作用,构造群众创业平台,释放全民创业能量,促进个体、私营等中小企业全面发展;探索建立镇村税收分成机制,充分调动村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千名“双带”、百名“双强”型村干部,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大力实施“能人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家”能人返乡创业工程。

2.以培育竞争优势为核心,大力促进民营企业提升素质。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产业优化发展的出发点,坚持内外并举,提升产业能级,促进民营经济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强势推进民资招商。把利用市外民资与利用境外资金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社会关系,挖掘一切资源潜力,吸引外地民营企业家来如投资兴业。继续瞄准民资富集区,利用“浙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品牌,创新招商机制、增强招商力量,全年确保引进市外民资100亿元,制造业占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的比例达到70%,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例超过85%。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民营企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实现企业资本社会化,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广纳资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础。要引导民营企业把目标瞄准全国乃至全球同行先进水平,全方位搞活资本经营,加大联合兼并力度,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通过参股、控股盘活存量资产,实现民营经济低成本扩张。扎实开展“三名三创”。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提高自主品牌、专利技术和高端产品比重,争创国家品牌、驰名商标及免检产品。引导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力争全年完成商标注册900件,申报国家免检产品8件,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名牌产品和商标分别达到8个、10个、40个。重点做好“鼎”牌驰名商标、“昌昇”牌胶印机等5个国家级品牌的培育工作。

3.以加强服务引导为关键,大力营造一流全民创业环境。创新服务平台。要切实加强经济软环境建设,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各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办事流程,降低收费标准,公开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打造服务高地、成本洼地、投资福地,为创业者提供更大的创业空间、更高的服务效率、更优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高潮。加强公共培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和知识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家系列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知识层次和经营管理水平。要注重培养民营企业主的理性思维、战略思维、现代思维和世界眼光,切实增强政策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为赢得市场、做大做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引导鼓励投资者通过市场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层次。发挥同业商会作用。市镇两级同业商会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认真分析新形势下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建议对策,帮助企业共度难关,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以商会为载体,发展行业服务外包,为行业快速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低成本的配套服务。要进一步发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同乡商会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在外能人返乡创业。

(五)坚定不移地以“十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始终以“三集中”为抓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聚居化和农业现代业互动并进,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转变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坚持以农业招商为载体,以项目农业为主抓手,以市场主体为龙头,以“三大合作”为保障,推动花木盆景、优质畜禽、栽桑养蚕和瓜果蔬菜四大高效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确保高效农业面积占比、家禽和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56%、92%和60%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进一步放大“苏·皋长寿”品牌,精心包装项目,搭建招商平台,形成强大的农业招商攻势,推动招商建厂、场、区,确保全年项目农业投入突破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6000万美元。要加大农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确保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种植园区3-5个、养殖小区3-5个,各镇新建镇级现代农业园区、养殖小区分别为2个以上,各村(社区)新建村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养殖小区各1个以上,全市建成南通市级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镇2个、示范村20个(每镇1个以上)、特色基地3个;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以上。突出发展农村“三大合作”。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重点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村干部、返乡创业能人等四大主体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确保年内每村(社区)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家以上。要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确保每村(社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少于1家,城镇所属社区都要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面上人均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超过2000元的村必须全部建成,低于2000元但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也应积极尝试。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壮大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成长型优质企业,积极打造技术创新后劲足、产品附加值高、品牌优势鲜明、产业发展牵引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确保培育年销售超10亿元、超3亿元、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3家、6家、10家以上,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规模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突破35亿元,增幅40%以上。加大招商建场(市场)力度,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发挥市场对高效农业扩张的引导作用。

2.培育造就现代新型农民,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大力构筑综合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等培训阵地,加强农民的技能、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确保全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人数分别达到5万人、2万人、1万人以上。全力打造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渠道,拓宽农民就业平台,确保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发挥建筑业优势,培育规模市场,依托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240亿元,施工面积3000万平方米,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着力做优脱贫致富平台。市级机关各部门要通过“双帮”积极帮助挂钩村(社区)发展村域经济,推动群众增收,确保被帮扶农户全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全面消除贫困户(除五保户、低保户),所挂钩帮扶村(社区)建成小康村(社区)。深入推进“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通过村企合作,在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农业、土地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确保共建成效,实现合作双赢。

3.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农村百姓,加快农村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农村百姓。大力推进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大力引导农民进城进镇居住,狠刹点外违章建房,重视和保证农村集中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建新拆旧,杜绝一户多宅现象。高效推进农村通达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和通集中居住点道路建设,确保年内完成100座危桥改造和100公里集中居住点通达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农村道路长效管理;大力推进村组道路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继续巩固提升上半年农村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改厕、整治清理秸秆等工作,确保今年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2000只,改厕3万座,全市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95%以上,利用枯水季节确保11月底全面完成家沟家塘清理。

(六)坚定不移地强化环境先行理念,强势推进城乡环境打造

要进一步推动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打造环境综合优势,提升城镇能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1.高起点推动规划全覆盖。依据新的《城市规划法》,按照空间上集聚发展、方式上节约经营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推动城镇、产业、土地规划的全覆盖和相互衔接,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完善城市修建性详规,编制和完善控制性详规,确保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全面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现代商务核心区和多业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功能业态。加快编制产业规划。围绕提升生产功能、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和交通运输功能的要求,全面推动一二三次产业布局的规划编制,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发展的作用。加快完善城镇规划。继续推进规划向农村延伸,完善镇区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同时加快专项规划的编制,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建设规划的协调,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水平,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并进的总体要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确保宁海路改造延伸等六条道路“一会两节”前建成通车,同时加快其他新建、提升道路的建设。全面提升所有新建、改扩建道路的绿化水平,确保全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确保区域供水工程8月底全线贯通、年底前全面供水,垃圾发电8月份上网运行。大力推进景点景区建设。全面加快东大街二期、三期工程建设进程,集贤里古民居修复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加快水绘园4A级景区建设,确保主入口及东大街的文化性包装在“一会两节”前实施到位。推动红十四军主题公园尽快开工并建成。全力抓好交通工程建设。204国道如皋段、白雪线南、北段确保10月底建成通车,力争完成绿化工程;白雪线中段完成拆迁、进场施工;334线西延工程除如海河大桥其余基本完工,东延工程完成征地拆迁、进场施工。努力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各镇要进一步拉开集镇路网框架,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包装水平,充分开放市场,提升集镇经营开发成效。全年重点镇新增镇区人口必须达8000-10000人,各类房地产开发达20万平方米以上,一般镇新增镇区人口必须达2000-6000人,各类房地产开发达10万平方米以上。合力推动“和谐拆迁”。要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做好拆迁安置,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支持,在力争“零强拆”、“零信访”的基础上,依法、有序、高效地推动拆迁工作。 

3.高要求推进“六城同创”。围绕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和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年度目标,大力推进“六城同创”。进一步增强创建意识。实践充分证明,创建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如皋区域竞争实力的民心工程和龙头工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势组织,激发市民的创建热情,提升全民的参与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确保任务的完成。进一步突出创建重点。着力推进以市容市貌、市场环境、建设工地、交通秩序、五小行业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拆违建绿、反差地段包装改造、城区“农改超”推进到位、城市亮化工程全覆盖、老小区改造、社区物业规范化管理以及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后街后巷卫生保洁,内外城河及城区河道水环境整治管理,确保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要求。进一步健全创建机制。要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城管执法部门为主体、社区为基础、相关单位为依托的城市长效管理新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督查通报制、行政首长问责制,发挥新闻媒体的“创卫监督岗”作用,定期对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和点评,督促整改到位。

(七)坚定不移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生态创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成效。要按照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幅超4.4%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硬性约束指标要求,采取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运用经济、法律、行政三种手段,完善倒逼、约束、激励三个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节能减排的良好局面。着力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限制新上重污染项目。坚决淘汰和关闭生产能力差、能源消耗大的企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着力推进工程性节能减排。全面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确保50%以上的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对染织、皮革、化工、食品等行业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燃煤设备管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着力推进管理性节能减排。把“电子警察”引入环保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加强环境监测的长效管理,严格执行节能减排问责制,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2.以系列创建为载体,着力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推动基层绿色创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生态型企业、庭院和学校等基层绿色创建系列活动,丁堰、长江、搬经、柴湾、吴窑、磨头、下原等7个镇要确保在年内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全市要建成省级生态村50个,累计建成南通市级绿化合格村100个。推动卫生镇村创建。桃园镇年内必须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调研,另外7个环境优美镇年内必须达到省级卫生镇建设标准,其他各镇年内必须建成南通市卫生镇;镇政府所在村(社区)、2008年农村改厕项目村、市领导挂钩联系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年内都要建成江苏省卫生村,2007年、2008年小康村,年内都要力争建成江苏省卫生村。

3.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小循环”。以建设循环型企业为基础,加大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力度,促进企业资源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的消耗,大幅度提高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实现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大力推进“中循环”。以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园区间的“中循环”。重点推进肠衣、化工、食品、医疗器械、电镀等企业的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利益机制,提高园区集约用地、集中供热和废物集中处理水平。大力推进“大循环”。积极探索和推广“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等循环经济实现模式,推动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八)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如皋建设,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努力营造环境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和谐发展环境。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政协工作,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水平,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青妇、科协、工商联、侨联、残联等党群组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人武、双拥、侨务、对台等各项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大优抚安置力度。健全民主制度,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证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村居建设水平,确保达到90%以上。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将“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情。结合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爱如皋”的道德实践。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村规民约全覆盖进程,进一步树立文明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不断推进和谐社区、镇村、家庭、机关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放大“爱心邮路”示范效应,大力推进“爱心基金”、“爱心超市”建设,深化慈善捐赠活动,丰富“爱心城市”内涵。深入开展信用镇、村、企业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大力推进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等创建工作,加快发展各项公共事业。加快中心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会展中心等公共事业设施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确保8月份开工建设。加快健全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大力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强化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力争年内所有村(社区)全部建成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加快推进“双入户工程”。进一步推动村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

4.加强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和规模以上企业用工必保,年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确保75%以上;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确保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低保家庭租得起房,新就业人员租得上房,全年确保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安置房各200套。

5.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如皋、法治如皋创建活动,巩固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创建成果,争创“法治江苏先进县(市)”。以“奥运维稳”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书记大接访”活动,完善“大信访”格局,优化“大调解”机制,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信访“一把手”负责制,拓宽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信访工作应急机制,确保各类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好贫困当事人合法权益。对关乎民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切实加以解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努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面对下半年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把握主基调、抓好机遇期、走好特色路、打好组合拳、练好落实功,努力提升在宏观紧环境下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大力推进思想解放,不断增强紧环境下抢机遇、勇争先的意识。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了抢抓机遇的力度和奋勇争先的程度。面对下半年宏观环境的新压力、经济发展的新难题、区域竞争的新态势,要实现持续腾飞的目标任务,关键还在于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在紧环境下,进一步高点定位、追求作为。宏观经济形势越是不确定,生产要素供给矛盾越是凸显,越是可能拉大区域发展的差距,越是检验各级干部的发展能力,全市上下越是要有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锐气,高点定位、挑战自我的勇气,围绕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的任务,着力摒弃畏首畏尾、等待观望、无所作为的思想,变压力为动力,继续以在苏中率先崛起的追求高点定位发展的目标、以全面小康的时间节点高点定位发展的速度,以力争上游、追求卓越的胸襟高点定位工作的标准,自觉将自身的发展置身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争先进,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中争一流,做到抢抓机遇一着不让,有效投入一分不减,发展速度一刻不慢,持续腾飞一刻不松,小康进程一步不停,好中求快、难中求进,努力在复杂的形势下赢得新发展,在严峻的考验中开创新局面。

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在紧环境下,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宏观调控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宏观调控控制的是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和产能过剩的行业,鼓励的是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这为我们调优调高调精产业结构,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强在困境中捕捉新机遇的本领,在招商引资中,对能够迅速提升产业层次、拉动产业壮大、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地型、效益型、龙头型重大项目,既要精明,更要开明,舍得放弃一点眼前利益,放眼长远;对能够迅速提升城市能级的重大功能配套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既要考虑经济利益和直接利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长远拉动效益。在城市房地产市场上,既要重视本地企业,更要营造公平竞争,坚持质量、品位、信誉优先的开放市场环境,敢于把全国最有实力、最有眼光的房产商吸引到如皋来,在中心城区形成千家竞逐、百花齐放的建设舞台。

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在紧环境下,进一步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宏观紧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惟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以变应变,善于创新,勇于探索,充分发挥基层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敢于突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努力寻求如皋发展与上级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佳平衡点,以创新的思路、机制,改革的办法,有效突破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继续探索拆迁整理土地的新经验、新举措,大力度探索既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进城进镇居住、又能兼顾政府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城市建设新路子,探索以“三大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民创业、增收、融资、避险的新机制。市委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各级领导干部敢想人所未想,敢做人所未做,做敢于实践的探索者,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

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在紧环境下,进一步比学赶超、勇争一流。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发展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必须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在招商引资中比实绩,在项目建设上比速度,在财政税收上比贡献,在加快发展上比成果,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要大力弘扬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车马炮”精神,像“车”那样勇往直前,像“马”那样与日俱进,像“炮”那样跨越式发展,促进各个竞赛主体以9月份的小康推进大会、10月份的“一会两节”和年底的综合考核为时点,争先进位,勇争一流,在全市范围掀起镇(区)比位次、部门比服务、企业比贡献、行业比文明、干部比作风、党员比先进、能人比创业、群众比干劲的热潮。

(二)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紧环境下抢机遇、勇争先的能力。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要破解难题,勇度难关,必须夯实党建基础,树立科学鲜明的用人导向,坚决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断锤炼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应对严峻形势,特别要着力提升未雨绸缪、把握主动的能力。在宏观调控已成常态的情况下,一定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对策考虑得更周全,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困难、更加复杂局面的准备,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超前谋划未来,超前制定计划,超前准备预案,善于在错综复杂情况下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脉络,科学判断形势的走向和变化,牢牢把握驾驭全局的主动权。无论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是在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上,无论是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增减政策上,还是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制上,都要以先人一步的主动意识、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快人一拍的工作节奏, 把好主动权,打好主动战,持续强势推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应对严峻形势,特别要着力提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能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掌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把平安建设作为维护稳定的主要抓手,以重点突破推动全局工作。镇(区)主要负责人要立大志、干大事,着力在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上花力气,着力在推进农民进城进镇上求突破,着力在提升小集镇能级上下功夫。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积极深入招商、拆迁、维稳、新农村建设一线,在最艰苦的地方着力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应对严峻形势,特别要着力提升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能力。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越是宏观环境不利,我们越是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越是要顽强拼搏,克难奋进,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各级党员干部不仅要能够在顺境中快人一拍,更要能够在逆境中经得起考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土地、资金、劳动力紧张等要素瓶颈制约,面对原材料价格、汇率、利率、用工成本上升等增本降利困难,面对节能减排、城乡一体化要求不断提高等发展新情况,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鼓足勇气,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到基层去寻找答案,不断在创新中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三)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锤炼紧环境下抢机遇、勇争先的作风。全市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党的建设新要求,努力做到党性更强,律己更严,作风更实。

面对宏观调控,更加要大力塑造只争朝夕、狠抓落实的实干形象。在宏观调控紧环境下抓落实,比任何时候更为重要,也更加紧迫,也更为艰巨。市委常委、市四套班子领导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科学发展观系列实践活动作为推进下半年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分工的条线和联系点上探索经验,创新举措,培育典型,强化督查,始终以自己的亲力亲为和真抓实干为全市放样子、做表率。各镇(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担当好加快全面小康进程、促进持续腾飞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任务,级级传递压力,以刚性化、绩效化和精细化的手段,强化过程控制,以高效率赢得快速度,以快节奏推进大发展,确保在三大时点指标、运行指标、建设指标和难点指标的推进上,超序时、上台阶、创一流。

面对宏观调控,更加要大力塑造服务创新、效能提速的高效形象。针对科学发展新要求、宏观调控新形势和社会稳定新情况,机关各部门要牢牢树立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的理念,坚决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推动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体现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各部门更要把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为促进发展担责任,为破解难题找办法,为化解矛盾探路径。要以全面推行“一卡通、两集中、三到位”,全面启动“四统一、五办理、六公开”为契机,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审批制度、提升审批效能,为企业提供最低廉、最规范、最简化和最高效的服务。要进一步加大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涉企投诉的调查惩处力度,对效率低下、办事推诿、执法不公、刁难群众的典型案例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严格追究、严查到底、严肃惩处。

面对宏观调控,更加要大力塑造艰苦奋斗、勤政爱民的清廉形象。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构建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为载体,建立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要立志为促进地方的发展做大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升迁发财做大官,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干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实实在在解决好“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平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珍惜人民群众的信任,始终警钟长鸣,牢牢守住思想道德的防线和党性原则的底线,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十条规定,严禁收受礼金和贵重物品,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最关键的事项上,通过严整会风文风,严格车辆管理,严控公费支出等措施,确保压缩5%的行政成本,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工作,对我们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大突破、经济社会大发展,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解放思想抢机遇 乘势而上勇争先 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持续腾飞目标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