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马瑾院士追记

编者按:

马瑾院士,江苏如皋人,我国著名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于2018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为了缅怀马瑾院士追求真理的科学人生,弘扬先生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9月8日上午,“马瑾院士追思会”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举行。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许志琴院士、钟大赉院士、张培震院士等先生的生前好友、老同学、老同事、合作者、学生、地质所职工和研究生以及家属代表共200多人参加追思会。南通市科协常委、我市科协主席张勇受如皋市委、市政府和南通市科协的委托参加了追思会。

马瑾院士是一位科学大家、儒雅可敬的良师,她永远是地震系统的荣光。

致敬 “传承先生的不朽精神”

全体参会人员默哀之后,一起观看了记录先生生前影像和主要贡献的短片。

短片从“年少时光”“苏联留学”“学术生涯”等方面回顾了马瑾院士报考北京地质学院、在苏联刻苦学习构造物理学、回国后根据国家需求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构造地质和地震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的科学人生,展现了马瑾院士对我国构造物理学发展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在研究生和青年人才培养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始终重视野外观测和调查的扎实学风,乐观豁达、关爱同事的人格魅力,热爱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场景。

看着短片中先生的笑容,听着先生熟悉的口音,在场同志无不为之动容。

郑国光回顾了与马瑾院士生前的数次交流,每次都被马瑾院士对地震科技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心所感动,他号召大家牢记马瑾院士的期望,永远铭记以马瑾院士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的贡献,坚定不移地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大家纷纷表示,要从马谨先生高贵的品质中汲取营养,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辜负先生对他们的期望,把先生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去,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

追忆 “延续先生的无疆之爱”

追思会上,大家争相发言,追忆了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张培震院士数度哽咽,他回忆:“和先生一起共事20多年,先生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石油工作,还是后来转攻地震预报,先生都是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随时根据国家需要奔赴新的岗位,对工作、生活、新事物始终充满着热情,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始终关心后备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多人。”

工作人员扈小燕追思着犹在眼前的生活点滴:“先生非常节约,实验前都会仔细思考,尽量不浪费材料。上半年参加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时,穿的依然是20多年前的一件夹克;先生从来不喜欢麻烦别人,参加活动时经常和我住一个房间,由于先生失眠,睡不好,怕影响我,先生竟然把笔记本搬到卫生间去工作;先生对于荣誉看得很轻,这两天在整理先生办公室的桌子时,无意发现先生把各种荣誉证书都放在角落里,办公桌上放着的还是8月9日那天主持的有关‘亚失稳’项目的申报资料和各类研究材料。”

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先生对工作的热爱、对同事朋友的友爱、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贯穿到工作中、生活中,传承给下一代。

感怀 “牢记先生的坚韧不拔”

影响地震的因素错综复杂。可是先生自从转攻地震研究之后,一直坚守在地震预报研究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岗位上,执著前行。

钟大赉院士回忆说:“马谨院士一生追求科学、追求卓越、追求创新。她有失眠的毛病,有时一夜难得睡上三四个小时的觉,但她白天照常上班,总是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项目,她总是加班加点,晚上及节假日也常常在伏案工作。”

石耀林院士在追思信中说:“先生是我国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最早到、长期在中科院大学研究生院的院士之一,她总是坚持给学生作课堂报告,带学生答辩。”

老同学吴老师说:“上学期间她就勤奋努力,很有韧劲,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原本1994年她就退休,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组织又让她继续回来工作,她毫无怨言。今年在哈萨克斯坦开会期间,摔得鼻青眼肿,大家都劝她休息,她依然坚持工作,她总是说还有工作、项目,还有学生要带。”

上海地震局局长吴建春说:“在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03年组建中国地震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她提出了地震亚失稳前兆物理模型,带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亚失稳研究团队取得了关于亚失稳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

地质所刘国栋老师说:“先生为了搞研究、做实验,没时间回家做饭,经常吃点心、方便面,1997年当选院士后,从来没有要求过特殊待遇。在她的影响下,一个研究组出了四个院士。”

先生虽已离去,但在每一位曾与她相处、被她感染的生者心中,先生永远不会离去。□通讯员张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马瑾院士追记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