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红旗”飘扬五十年

  “战斗在江海平原,劳动在黄海之滨,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我们是民又是兵,革命传统代代传,劳武结合是精英……”每天晨曦初露,这曲雄壮激昂的《角斜红旗民兵团团歌》,就会在黄海之滨响起。

  歌声中,一面经受50年风雨吹打的角斜红旗民兵团团旗冉冉升起。这是一面角斜红旗民兵团的团旗,也是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面“旗帜”。

  “红旗精神”,五十年薪火相传

  苍茫暮色中,随着一声“出发”,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每人背负20多公斤的装备冒着台风雨徒步急行军。3个小时后,所有官兵一个不落,全部按时赶到集结地点……

  这是“红旗民兵团”今年秋季“兽营训练”的一个场景。“这样的集训,我们每个季度都要参加,风雨无阻。”来自孙庄村24岁的民兵周宏伟告诉记者,他在福建与朋友合作经商,9月12日傍晚,突然接到民兵团紧急集训通知。军令如山,来不及交接生意,连夜坐动车辗转赶了回来。“在我们这里,人人都以能加入这样的民兵队伍为荣。”

  “红旗民兵团”的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角斜抗日自卫队”,1966年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南京军区命名为“红旗民兵团”。先后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涌现出数十名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和省劳动模范等英雄典型,解放军四总部先后多次向全国推广这面“红旗”。

  今年72岁的曹莲凤,上世纪60年代初一手创建了女炮班,并担任首任班长,“神炮手”称号享誉全国,先后受到周恩来总理以及中央军委首长的多次接见和鼓励。如今,曹老还会经常回到团里上传统教育课。

  海安县委书记、“红旗民兵团”第一政委陆卫东说,近年来,民兵团优化队伍结构,组建首个“大学生民兵排”;强化区域联建,创立首家“流动民兵之家”;细化行业编队,编组9个专业应急分队……一个个创举,不仅保证了民兵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保证了“红旗精神”薪火相传,永不变色。

  “战场”上的尖兵,百姓的“卫兵”

  面对新时期澎湃的新军事变革大潮,“红旗人”能否屹立潮头,战之能胜?

  2014年7月,5艘来自民兵团的渔船正参加上级组织的海上侦察演练。期间,一个可疑圆点在苏海安渔00101船雷达屏幕上稍纵即逝。“有敌情!”海上作业经验丰富的船长董相宏迅速驾船靠近,最终发现对方竟是某国海军新型弹道导弹观测舰。民兵们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勇敢地靠近环绕侦察和录像取证,为我军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情报资料。为此,“红旗民兵团”受到原南京军区通报表彰,该船被授予“海上侦察先锋船”荣誉称号,董相宏等5人获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表彰。一叶渔舟变身海防千里眼,靠的正是新时期狠抓能力提升不放松的一股劲儿。

  遇“战事”,勇当冲锋破敌“尖兵”;和平时期,甘当守护百姓安全的“卫兵”。2011年8月,9号台风“梅花”凶猛来袭,民兵团连夜组织应急分队和“党员突击队”巡堤护圩,转移群众2000多人次;2014年防台防汛行动中,全团先后出动1200多人次,完成护坝堵漏、海堤巡防等急难险重任务1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就在前几天,12名如东渔民在海上遇险,民兵团紧急派出10余条渔船成功解救。民兵团被当地群众称为“生命之旗”。

  创新创业,打响全面小康攻坚战

  在角斜镇镇长、民兵团团长章晓丽看来,抢险应急,红旗民兵团是主力军;发展经济,他们是生力军。

  角斜镇党代表、民兵吴笑丹今年36岁,她加入民兵组织4年。在这4年中,吴笑丹创办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进入飞速发展期。目前,已在滨海新区承包了1000亩土地,形成了粮食种植、收购、加工、代售一条龙服务体系。

  更多民兵干部,通过“双带双扶”,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领头雁”。双龙村党支部书记赵华1994年退伍后加入民兵团,如今已是一名民兵营教导员。他不仅自己带头创办了一家规模型渔具厂,吸纳周边村民变成产业工人,还帮助村民兵符晋铭把一间纺织“小作坊”孵化成一家年营业额300多万元的“创越纺织有限公司”。在他们的带动下,双龙村40个民兵中,已有一半以上都在创业。

  着眼打赢社会经济发展“七战七捷”新战役,民兵团创新打响“一兵带一户,一排带一组,一连带一村”冲刺全面小康攻坚战。目前,全团90%以上的民兵干部都有创业项目,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30家。这些民兵先后与480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超过八成已经脱贫。

  本报记者陈明 付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黄海之滨,“红旗”飘扬五十年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