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坚守技术一线的“最强大脑”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优秀青年系列报道之最善创新篇——

坚守技术一线的“最强大脑”

QQ图片20160510183943

他叫徐然,一名普通的企业技工,身上带有年轻人特有的自信,却少了些许浮躁。“一台先进的设备,它是完成的重复程序;一名高技能人才,他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90后”的他,曾是一名普通大专院校学生,因为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多项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命运从此改写:20岁斩获南通市技术能手(技能状元),24岁就拥有5本技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南通市最善创新好青年”等多项荣誉。

不寻常的成长路,让这位技术能手的青春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受父影响 踏上技能之路

记者初次见到徐然时,他正在车间检查互感器设备。圆圆的脸蛋,厚厚的镜片,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一脸稚气的年轻小伙竟是一名技术能手。

在徐然看来,与机械结缘全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从事船舶轮机工作30多年,家中的书柜被各种机械技术类书籍所填满,从小耳濡目染,使徐然对于机械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2007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徐然毅然考入了南通职业大学船舶机修专业,开始新的求学生涯。

大专学校的学习氛围不算理想,但徐然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他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船舶机械维修专业知识。一有时间他就往图书馆跑,不断加强技能学习和训练,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被评为“全校技术能手”。“学习成绩优秀、实践操作技能出色”,当时的徐然,已经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技术“潜力股”。

刻苦勤奋 开出智慧之花

2010年,走出大学“象牙塔”的徐然,进入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被分配到机修岗位。在入公司后不久,因为工作积极、不服输、肯吃苦、好学习,他就被车间主任看中,作为基层重点技术骨干培养。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在工作中每次遇到技术难题,徐然都及时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细心地做好笔记。在一次修理拖轮主机时,柴油机出现故障,排气冒黑烟且功率发不出,公司技术人员检查多次也找不出问题所在。经过多次操作和分析,徐然找到了关键原因,发现故障是由凸轮轴的配气夹角相差六度造成的。这一发现不仅消除了事故隐患,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年为修好后的拖轮增加几十个航次、为企业创收近百万元。

从普通车工成长为技术精英,徐然除了学习,便是低头沉思。在他看来,自己和普通技术工人没有什么不同,技术精湛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0年,他在南通市青年技术工人比武中荣获第一名。

勇于创新 学习永不停步

2013年,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徐然跳槽到江苏皋张汽渡有限公司。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徐然很好地诠释了“创新”的涵义。在各类航行船舶中,普遍存在船舶主机与轴系之间的高弹连轴节多次因裂纹而损坏,冲击负荷超标的现象,这给航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增加了油品消耗。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徐然在一无数据,二无经验借鉴的条件下想方案、定措施。他常常一整天待在机舱里采集设备数据,下了班就去市图书馆翻阅资料,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常常忘记吃饭。

在技术攻关阶段,徐然的父亲患了严重的胃病住院治疗,徐然仍坚持奋斗在技术研发一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终,他彻底解决了高弹联轴节易损故障,提高了渡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事故率,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数百万元。

2015年,徐然突然做出一个决定,离开了早已熟门熟路的船舶机械行业,进入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学习自己并不在行的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对于外界的疑惑,徐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在船舶机械方面,我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希望到新的机械领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技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徐然说,要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对技能的学习就要永不满足、永不停步。□记 者陈嘉仪 通讯员金 霞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徐然:坚守技术一线的“最强大脑”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