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特教老师: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奋战在教育的战线上,有时一个字母发音要教上千遍学生才能含糊说出,有时一句话重复上百遍学生也不能听懂,他们不指望桃李满天下,只希望学生以后能够生活自理,与人无障碍交往,他们就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教师节之际,《新民晚报社区版·新如皋》走进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亲身感受特教老师的酸甜苦辣。

 

启音班陈蓉:

一个简单的手势要重复几十次

 在启音班九年级的教室里,陈蓉正在为学生们默写词语,安静的课堂上          没有声音回应,像是陈老师的“独角戏”,但是她依然坚持手语和语言同时进行。在她看来,有些学生并非完全丧失听力,部分学生还会唇语,用语言重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今年是陈蓉来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第六个年头,启音部九年级的这批学生也跟她一起度过了六年的时光。说起与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缘分,陈蓉笑道:“大学学的就是特殊教育专业,在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实习一学期后,觉得这里的孩子很天真也很可爱,所以就报考了我市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毕业以后就来到了这座学校工作。”

与普通学校不同,这里的学生都很“特殊”。陈蓉明白,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刚开始,我也有点不适应。那时候他们上三年级,不懂得发声的基本要领,总是扯着嗓子喊,没读几个字,嗓子就干哑得不行。上完一堂课,没有一点当老师的成就感,感觉很失落。”陈蓉刚到这个班级时,许多耳聋的孩子发不出声音,一个普通小学生学习“a”’的发音,老师可能教两三遍就会了,可是耳聋的孩子不同,他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学会。课堂上有些学生得反反复复地教,必须要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往往一个简单的手势我们要重复几十次,学生才能领会。陈蓉也曾苦闷过,也曾因为学生们听不懂在课堂上哭过,想过要放弃。在三个月不断调整自身的心态以及教学方法后,渐渐地陈蓉适应了班级的氛围,也找到了和学生们相处的最佳方式。如今每每看到他们脸上的天真灿烂的笑容,陈蓉觉得有责任让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到外面爱的呼唤,并勇敢的“说”出爱。

启音班最调皮的当属小烨。低年级时,他经常偷偷将口香糖粘在别人的桌椅上,也时常和同学打架起冲突。在学校住宿时,从来不洗衣服,每到放假的时候,将一大推脏衣服带回家。陈蓉了解到小烨家庭情况,由于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平时比较溺爱孩子,助长了孩子不良的风气。后来,陈蓉在课堂上、生活上关注小烨,与他的父母沟通,配合学校工作,找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只要一有空,陈蓉就去小烨宿舍,教会他自己动手洗衣服,并督促他勤洗衣服逐渐改掉坏习惯。在陈蓉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虽然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挡住了这群孩子与外界沟通的路,但是阻挡不了他们对爱的渴望,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怀。

今年五月,启音班的6名学生在如皋市“慈善为民,善行天下”——2016“爱心月”捐赠活动文艺演出活动中,参与《报答》节目的演出。他们的手语舞蹈《烛光里的妈妈》也在很多大型活动中表演过。陈蓉满脸自豪地说:“尽管我们班上只有6名学生,但是这么多年相处,他们都很乐观、团结,也积极活跃在各种社会活动中。”

“如今听到他们发出含糊的一点声音,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情时,我就会特别满足。”陈蓉坦言,从事特殊教育的确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她希望特殊教育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让更多的特殊儿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并不断地被人们认可。

 

   

培智班冒永健:

没有耐心和爱心是教不出来的

2013年,由于工作调动,冒永健走进了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当一名特教       老师,负责教育智力障碍的孩子,带着他们为“生活自理”而努力。见到冒永健时,她正在带领班级的学生们跳课间操,虽然只有三四个学生跟着她的节奏挥舞着手臂,但是她依然满怀激情,不断地带动现场气氛。“平时课间活动都是在外面踢球、玩游戏,但是今天天气比较热,班上有些孩子感冒了,担心出汗回到教室以后着凉加重感冒,所以就在教室里放松放松。”

在来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前,冒永健是一名幼教老师。她说:“刚来时觉得照顾这10个孩子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相处下来,觉得比照顾20多个幼儿园小朋友要累多了。”培智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智商低于70,很多孩子都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多动症等多重障碍,因此在学习上老师们需要对学生们的差异性水平了解透彻。冒永健介绍道:“一般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层次、学习兴趣、习惯等方面初步将学生分为abc等级,并详细建立起学生差异性档案,再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

 除了学习,对于孩子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特教老师们手把手教会的。由于这些孩子存在先天性生理缺陷,所以光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耐心和艰辛,如今,冒永健早已将“老师”的身份转换成“妈妈”的角色。对于新入学的孩子们,她会亲自带着,教他们怎么蹲坑、冲厕。虽然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是一项必修课,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社会,与人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很多孩子送来的时候都有自闭症,为了让他们开口讲话,我们老师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汶汶是自闭症患儿,刚来学校的时候,她不跟任何人讲话,也不跟老师互动交流,常常上着课就往教室外面跑。如今的汶汶虽然还是话很少,但是她能坚持上完40分钟的课了。冒永健说:“汶汶是个特别爱笑的女孩子,而且她的笑特别开朗,仿佛能融化冬天的寒冰。”

话音刚落,汶汶朝冒老师望去,会心一笑。在这里,虽然孩子们的智力上有缺陷,但是他们的快乐非常简单,往往你的一句称赞就能让他们露出最纯净的笑容。

采访结束时,记者遇到前来陪读的陈女士,“能够让孩子有学校可以上,是件很幸运的事。我的孩子先天残疾,这里的老师并没有把他当成‘怪人’,而是非常耐心的教授他知识,让他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真的非常感谢冒老师。”陈女士激动的差点落泪。

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教师们把一份特别无私的爱给了一群特别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将他们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使他们变得“不特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如皋》祝愿特教老师们教师节快乐,同时希望社会能够给这群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不断地被人们认可。

781980090155987698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如皋特教老师: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