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将官员”染黄”细节通报上网 已涉嫌违法

  资料图

  一名局级官员,既不是“老虎”,也不算“苍蝇”,如果违纪被处分了,能上大新闻吗?答案是,“一切皆有可能”。

  11月16日上午,据澎湃新闻报道,从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证实,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局长因违纪被撤职,由正局级降为副局级,并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当然,如果仅凭这些普通“佐料”,恐怕这起处分还是“不够格”,会湮没在“打虎风暴”的宏大叙事中,关键是网上披露出来信息,的确有些太过“露骨”了,由此才有了“加分项”。

  究竟“露骨”到了什么程度?就是基本上将他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生不正当性关系的细节,都一览无余地甩到了网上。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可能会暗呼过瘾。不过,对于这位倒霉的“局长”,可能就不是那么好受了,除了挨了行政降级、撤职和党内处分,自己的违纪事实还在网上晾晒,让别人一边有滋有味读着“私房风流韵事”,一边戳自己的脊梁骨。

  或许,有人会说,这也不算什么啊,谁叫这位“局长”大小是个官员呢。这话的确不假,虽然公民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也有一些特殊人群的这项权利是必须打折的,包括影星等公共人物,特别包括了官员们。

  当这样的“染黄细节”流传于网上,不但有碍观瞻,更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这显然是所有父母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也许,还有人会搬出克林顿的“拉链门”来说事儿。当初,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发生后,引来了新闻媒体的追逐报道。这还不算完,一个叫斯塔尔的独立检察官,花了4年时间,花了纳税人好几百万美金,硬是把克林顿“裤裆”那点事,调查得一清二楚。

  最终出来的斯塔尔报告,把“克林炖莱文斯鸡”的细节,编排成了一部长达445页的“黄色小说”。众议院以363票对63票表决通过后,两小时就把这份报告传上互联网,前来观瞻的网民挤破了脑袋,甚至一度挤瘫了网站。

  就算把总统大人遭践得不成样子,也没见克林顿和团队,包括身为全美大律师的希拉里,吵嚷着要追究谁的侵权责任。事实上,1974年,美国国会就正式通过了公民隐私权法案,如今在美国的某些州,连未经许可打开邻居家的拉圾袋,都会造成侵权纠纷。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局长与“克林顿”的事儿,尽管有某些共同点,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斯塔尔报告”之所以在互联网公开,经过了严格的国会投票程序。起码,从程序正义来说,并没有违反专门法案。

  从目前情况看,这位局长的“染黄”通报内容,主要出自一份标明为铁总纪[2016]12号的“红头文件”。一般情况下,这类红头文件仅在一定的内部范围通报,并不会在互联网随意流通。从该文件的“主送”和“抄送”对象看,也很难看出将其“公告天下”的意图。

  而将这些不合适信息进行网上传播,显然有欠妥当。这种对隐私权的赤裸裸侵犯,置民法、侵权责任法、刑法于不顾,更甚于之前的行政处分和党内处分,无异于对官员“二次处分”,违背了“权责罚相一致”的法治原理,也无益于挽救和教育违纪官员。

  更不妥的是,当这样的“染黄细节”流传于网上,不但有碍观瞻,更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这显然是所有父母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其实,当初“斯塔尔报告”在网上公开,也并非没有反对声音。大多数民众对这种公开羞辱克林顿的方式表示愤怒和难过。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谴责美国国会,这种做法是“产生于观淫癖的麦卡锡主义”。德国总理科尔也说,性丑闻报道令他“作呕”。

  重回“染黄”事件。这样一份“红头文件”,究竟是如何上了互联网的?谁是泄露隐私的“推手”,还需要认真查查。因为,这不仅是个违纪的问题,很明显,已经涉嫌违法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媒体:将官员”染黄”细节通报上网 已涉嫌违法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