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寒山寺

在漆黑的江面上,漂来了半夜准备靠泊的小船,点点渔火映照着一江秋水。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地间一片寂静,远过传来寒山寺悠扬的钟声……站在船头的唐朝诗人张继被眼前的景象陶醉,吟咏出一首充满淡淡愁韵的七绝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张继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他的这首诗,使坐落在苏州古城西阊门外古运河畔的寒山寺名扬四海。

在无数次吟咏中,我对这个被诗境浸染的古刹,多了一种别样的牵挂。

今年梅花初放的时候,应文友之邀我前往古城苏州,走近寒山寺,寻觅张继诗中的意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楼,楼楣上“寒山胜迹”四个大字苍劲古朴。从入口进入寺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

在文友的引导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来到寺前临河而立的照壁前,方知刚才的大牌楼并非寒山寺的正门。其它寺院都是座北朝南,怎么唯独寒山寺座东面西。文友小吕指点迷津:“因为苏州是江南水乡,将庙门朝西临河,便于各地的香客乘船来此朝拜进香。还有一层意思,因为佛教的终极理想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朝向西方取求生极乐之寓意。

寒山寺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因唐代著名禅师希迁的“于此创建伽蓝,遂题额曰寒山寺”而得名。

寒山寺比较有特色的当数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寒山、拾得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父母为他与邻村的姑娘定了一门亲事。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慕。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知道了真相,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成全拾得,自己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

后来拾得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决定离开心爱的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找寒山。经过千山万水,拾得在苏州城外找到了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寒山见到拾得,急忙双手捧着盛着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相视而笑。

 佛教里有一则著名的关于寒山、拾得的对答,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何如处治乎?”拾得答曰:“你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蕴含着人生至深的哲理,为后人指明了处世之道。

穿过曲折的回廊,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的重檐亭阁,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夜半钟声”的钟楼。千百年来,正是不绝于耳的钟声,在回声缭绕中,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祈福与美好。

走上狭窄的木楼梯,一座一人多高的大钟立于正中。大钟铸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为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钟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每当新年岁首,辞旧迎新之际,游人云集寒山寺,只为了亲手撞响祈福的钟声,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钟声浑厚,仿佛从旷古逶迤而来,席卷而至,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敲响了历史的回声,击起了千年的感叹!佛经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钟声提醒我们,要把握好当下的光阴,去谱写美妙的人生。

从寒山寺镶嵌着108块古今名人手书《枫桥夜泊》的碑廊向内,是一片新辟不久的景点。院内满眼是青翠的绿意,高大的柏树,古朴的银杏,飘逸的竹林,使人耳目一新。新建的30米高的唐式钟楼内,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梵钟,重约108吨,堪称世界第一大佛钟。钟面上铸有七万多字的《大乘妙法莲华经》。

钟楼对面,是一块巍然耸立的大石碑,也是堪称“华夏一第一诗碑”,正面刻有清代俞樾所书的张继诗《枫桥夜泊》,背面刻有乾隆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石碑对面的院墙上,镌刻着“钟声、塔影、诗韵”六个金色大字,展露了寒山寺禅院的文化底蕴。

 暖暖的阳光映照古运河水面,河水静静地流淌过不远处的枫桥,张继的塑像就坐落在枫桥景区。我没有去看张继,历史的桨声已将他荡远。我宁愿吟咏着他的诗句,在诗里陪他寂寞陪他忧愁甚至陪他小酌。

“画桥一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是张继成就了寒山寺?还是寒山寺成就了张继!一首个人化很强的愁旅诗,却在一千多年的时光里,引起了无数倦旅人的共鸣。

一座普通的江南小寺庙,却因一个人,一首诗而闻名于世。就像滕王阁,就像黄鹤楼,就像岳阳楼。这是文字的神奇,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些名胜古迹将永远活在唐诗宋词里,活在每个人的心里。

钱进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诗意寒山寺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