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走出成功路 笔下绽放正能量 ——读鞠九江《独眼看如皋》

201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我和鞠九江老师一起参加《新民晚报社区版·新如皋》的新春酒会,会上鞠老师赠送一部他的著作《独眼看如皋》。

打开《独眼看如皋》,从那优美的文字里,从那动人的故事里,从那精美的图片里,会让你观赏到如皋的一道道亮丽风景,会让你领略到如皋一件件新鲜事,会让你看到如皋绽放着正能量的芬芳。

《独眼看如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宣传推介如皋的纪实文学。书中收集四十多篇作品,全书分为爱心篇、法制篇、亲情篇、励志篇、夕阳篇、历史篇、宗教篇七个部分,约三十五万字,配图片一百多张。《独眼看如皋》,贵在一个“独”字。

一、慧眼独具

作者鞠九江,家住搬经镇兴夏村,从小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6岁那年他左眼感染化脓,结了一层烤山芋似的疮疤,遮住了视线。母亲背着他赶往8里外的乡医院求治。岂知母亲在途中遇到了一位遭遇险情,生命奄奄一息的老妇。“救人要紧”,母亲撇下儿子,背着老人发疯似地直奔医院。任凭身后的儿子哭喊着、追赶着,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栽下,母亲一直没有回头。到医院后,母亲为老人掏钱挂号,并想方设法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数日后,老妇化险为夷,可鞠九江的左眼因耽误治疗时间导致失明,右眼视力也受到严重影响。青少年时代,鞠九江全家8口人,靠父母及哥嫂挣工分度日。他靠拣垃圾的积攒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一次母亲问他:“江儿,你恨妈妈让你瞎了一只眼睛吗?”他回答:“不恨,我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你的善良却点亮了我的心灯。”高考那天,鞠九江因眼疾与大学失之交臂。那些日子,他连续几天几夜足不出户,不吃不喝。守在一旁的母亲泪水涟涟,“是妈不好,误了你的前途。”“妈,不怨你,你当时做是对的,儿子不上大学也能成才。”他擦着眼泪对母亲说。从此,鞠九江做过油漆,卖过烧饼、油条,当过代课教师。1983年江苏省出台自学考试政策,他如鱼得水,报考了南京大学法律系。1986年6月,成了如皋市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第一个农村毕业生。

有了大学毕业证,他就被一家国家大型企业聘为法律顾问,并担任兼职工会干事。工作之余,他开始剪报,尝试撰写各类体裁的文章。

鞠九江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但他能善于发现和捕捉身边的新闻题材,独具慧眼,一目了然。二十多年来,累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作品3500余篇,约1100万字,其中《人民日报》用稿36篇,纪实文学《我的心永远在中国》喜登《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人物独特

作者采写的人物都是有个性、有境界、有故事、有高度、有影响力的人物。作者能把这些人物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宣传出去,并成为先进典型。如用花季生命铸造爱心丰碑的赵小亭,荣获“中国杰出青年”荣誉称号;一副柔肩扛起两个家的戴红梅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在家乡建一座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的张谷才获“全国特别关注的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在轮椅上诠释坚强的夏冰,当选为“全国优秀教师”;从高考落榜生到剪纸艺术家的陈耀,荣获“中国乡土艺术手工艺杰出贡献奖”。他宣传过的“爱心邮路”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大典型”。他参与策划宣传的江安镇司法所长刘荣贵,被国家司法部追授为“一级英模”。

三、事件独特

作者善于敏锐跟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揭示内幕,让读者能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如《状告日本政府,七旬老太为“慰安妇”母亲讨说法》、《一家5人捐遗体》等作品。

四、标题独特

作者的文章不少标题都很新鲜、抢眼,有一种让人不读完全文觉得遗憾的感觉。如《50个孤儿一个家》、《14个孩子一个妈》、《国旗和(国旗法)诞生内幕》、《红十四军军长何昆归葬之谜》。

五、写法独特

作者在纪实文学写作上算是高手,写作技巧独特,写作风格独特。他在每篇标题前大都有一段简短导语,将文章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展示给读者,以抓住读者的心。作品常以一根线串起全文,逐一展开,达到纲举目张之效果;小标题制作很有特色,非常吸人眼球;善于运用对话、独白、场景等描写渲染气氛。

六、独占鳌头

作者20多年发表作品数量之多、发表和获奖规格之高,这在如皋、江苏、乃至全国残疾人中可谓独占鳌头、独一无二。

《独眼看如皋》不仅是如皋精华浓缩的剪影,更是一部宣传如皋的好书,你读了定会让你肃然起敬,让你爱不释手。

(洪小江)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自强走出成功路 笔下绽放正能量 ——读鞠九江《独眼看如皋》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