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论坛】绿色如皋织锦绣

保护碧水蓝天 营造美丽家园

陈晓仲

图为提标改造后的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建设“美丽如皋”,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核心内涵予以强势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陆续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江苏省生态农业市、江苏省节水型社会、江苏省节水型城市、江苏省人居环境奖,城河风光带、龙游河生态公园、区域供水应急备用水源等4个生态建设项目获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多个环节,必须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如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面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课题,深入调研,紧扣市情,及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市委召开第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意见》,成立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组,确立了目标,分解了任务,明确了四套班子和各部门职责,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坚持规划引领,自“九五”起,我市即编制五年环保规划,“十五”以后,除五年环保规划外,我市还编制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国家生态市创建规划等多项专门规划,特别是2012年,我市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是我市不同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攻关,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阔步前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跃。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近20万吨/日,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经济开发区和如皋港新材料化工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建成日焚烧生活垃圾1500吨的垃圾发电厂及其覆盖全市的垃圾清运系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日供水40万吨的区域供水系统和日常蓄水180万立方米的应急备用水源,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建中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污泥处置中心即将建成投运。建成天然气高中低压管网1330公里,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通达率达到100%。开发区和如皋港区集中供热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正式划定,总面积占国土面积22.3%。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全面推进,成效显著。生态文明系列创建扎实开展。我市生态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被确定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生态镇村、卫生镇村、星级村庄、美丽乡村、绿色学校陆续建成,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内外城河得到彻底整治,荣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在主城区四周建成龙游湖风景区、龙游河生态公园、顾庄生态园、纪庄生态园、如海河防护林、农业生态园,构建了成片的绿色屏障。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四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政府的科学谋划和强势推进,更要靠全市市民的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共建共享。近年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卫生城市、生态市、生态镇村、美丽乡村等生态系列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践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河道保洁、生态修复、植绿护绿、清理垃圾、维护环境,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成为全市人民的主流价值观之一,节能节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低碳生活日益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贵在坚守。尽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成效明显,但我市自然生态系统相当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短板问题依然突出。我市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水质型缺水日益突出;我市处于上海、苏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下风向,大气污染物的漂移对我市空气环境质量也有一定不利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低端粗放型企业依然存在;农药化肥施用量仍然相当可观,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这些都使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环境容量不堪重负,正在或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新时期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全市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更趋合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0.45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2立方米以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以上,地表水达标率7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围绕上述目标,下阶段,我市将以四个“毫不动摇”和四个“更大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坚持三条生态红线不动摇,更大力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不动摇,更大力度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不动摇,更大力度扩充环境容量;坚持生态文化建设不动摇,更大力度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共建共享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市在继续加大生态文明组织推进和环境监管的同时,将重点实施五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并将其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予以强势推进。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工程,包括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加强生态经济建设、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二是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包括全面完成同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污泥处理中心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等子工程。三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启动内外城河与龙游河连通、河道生态修复整治、交界断面水污染专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等子工程。四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包括全面淘汰燃煤锅炉或改用清洁能源、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黄标车淘汰等子工程。五是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作者系市环保局局长)

生态的“红线” 生存的“底线”

——从饮用水源地保护谈起

吴 瑶

图为南通西北片区域供水应急备用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保护好饮用水水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水源保护区划入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如皋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如皋市生态红线区域管控要求及保护措施》等配套管控政策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同步设立生态红线保护区公示牌,将生态监察工作列入环境监管计划,水源保护区得到了有效保护。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环保法》,加大了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内的环境监督力度,明确赋予环保部门执法权。同年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立足于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要求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结合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案例,笔者对如何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系数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启示一:强化管控意识,严守生态红线。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最重要的生态红线之一。划定生态红线区域,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眼下,对于我市来说,这项工程起步良好、亟待夯实。

红线的作用,核心在于管控。这需要我们把生态红线作为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审批建设项目的硬杠杠,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全面落实到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各项工作中。简而言之,就是当开发建设与生态红线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饮用水源地。

启示二:源头管控污染,建立应急机制。

去年2月,日常蓄水180万立方米、可满足如皋海安两地250万人口5至7天正常生活用水的长青沙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正式交付使用。长青沙应急备用水源加上十里墩备用水源,眼下,我市应急备用水源储备量已具有相当规模。这也同时意味着,我市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担子并不轻松。

保护饮用水源地,既要重视工程建设,更要聚焦人力、物力、精力从源头治理污染。前期,必须对重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各类污染源的排放状况,明确水源污染防治重点,对症下药。近两年,我市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着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系列举措将对源头控制饮用水源地污染起到关键性作用。不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不断完善生活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对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突发事件进行妥善有效的处置。

启示三:强化网络思维,下移执法重心。

信息时代,饮用水源地保护也需要融入“互联网+”思维。环保部门应善用互联网、新媒体,推动饮用水源地保护社会共治。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让群众知道环保部门正在做什么,也让环保部门了解群众需要什么。这样,环保部门可以及时公开信息,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他们的环保理念和法治观念;公众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出声音,与环保部门平等沟通,为环保执法、决策提供线索和方向。

新《环保法》最“硬气”的内容之一,就是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强有力的执法权,是否能遏制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泛滥,将直接取决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因此,环保部门应坚持将执法重心下移,将执法窗口前移,对于破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环保执法的震摄和警示作用。(作者系《如皋日报》记者)

调处环境信访问题要做到“五心”

王汉杰

一天中午快下班的时候,我局信访值班室来了两位老人,进门就哭诉起来。值班员是刚到岗的年轻人,一时不知所措。我听到哭声立即赶到了值班室,忙倒了两杯热茶递给老人,让老人家坐下慢慢讲。老人耳聋,说话条理也不是很清晰。我耐心听,详细问,认真记。原来老人家是丁堰某村的,家旁边有个搞碎布褪色的加工点,把收来的碎布用酸碱液漂白、褪色,异味很大,尤其是家里咿呀学语的孩子吃不消,请求环保部门帮忙解决。交谈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一个小时。我一边安慰老人:“你们反映的情况我都已经记下了,我们一定会尽快依法查处的,请您二位放心”,一边掏钱请值班员到楼下超市买来方便面,陪两位老人一起吃了顿简单的午饭。当天下午,我就和丁堰片区的同志一同赶到现场调查,老人反映的情况属实,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环保部门依法迅速关停了这家非法加工点,维护了群众利益,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老人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

通过对这次信访事件的处理,我深深体会到,老百姓之所以要反映环境问题,是因为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损害。作为环境监管人员必须认真倾听呼声,依法及时处理,切实维护百姓权益。在多年的环境信访调处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五心”意识并充分应用到工作过程中,一是接待来访群众要“热心”,对每一位来访群众,必须热情接待,笑脸相迎,递上一杯热茶,拉过一张凳子;二是倾听群众呼声要“耐心”,对于群众的投诉,要耐心倾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三是宣传解释法律法规要“细心”,在向群众宣传解释有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时,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四是查处违法行为要有“决心”,对于信访问题中调查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坚持原则,下定决心,坚决依法查处;五是协调化解矛盾的“恒心”,对于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问题,要坚持不懈的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以理动人、以情感人、持之以恒、日久见功。(作者系市环保局第二分局局长)

热词解读

图为整治一新的农村河道。

1、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2、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3、农村环境“七位一体”长效管理:农村环境“七位一体”是指对农村河道整治、农路桥渠涵管护、绿化管护、垃圾收集处理、畜禽粪污治理、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抛、农民违建治理等七大方面实行集中管理的一种新管理机制。它是原“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拓展和延伸,是我市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模式的创新举措。

全面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

我市将全面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是以行政区划为基本网格,实施环境监管网格管理,按层级定区域、按职责定任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体系。通过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无缝衔接、责任到人的网格监管,确保排污单位得到有效监管、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稳妥解决、环境秩序得到有力维护。全市为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市委、市政府,网格长由市主要领导担任。以镇(区、街道)为单元划分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镇(区、街道)党(工)委、政府(管委会),网格长由镇(区、街道)党(工)委或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以村(居)为单元划分三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各村委会、居委会,网格长由村(居)委会主要领导担任。

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奖励补贴力度

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奖励补贴力度。为有效推进全市生态环保工作,近年来,我市在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黄标车淘汰、电镀行业专项整治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今年,这些政策将继续执行,有些项目补贴标准还将有所提高,比如,对全市范围内按期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的,1蒸吨/小时以下每台补助2万元(不含1蒸吨/小时),1-10蒸吨/小时每蒸吨/小时补助3万元(含1蒸吨/小时和10蒸吨/小时)。采取“养殖场+沼气工程+大田利用”模式的,市财政给予实施主体投资额30%的奖补(5万元封顶),全面完成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任务的,根据考核得分情况给予村(居)组织奖,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为3万元、2万元、1万元。对镇(区、街道)按当年该镇(区、街道)全面完成重点村(居)总数给予奖励, 2016年每完成一个村(居)奖励1.5万元,2017年每完成一个村(居)奖励1万元,奖励资金用于工作经费补助及对此项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奖励。等等。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雉水论坛】绿色如皋织锦绣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