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碑意趣

 □严勇

从丹阳界登茅山,过华阳洞,旁百步许,有华阳瀑布。时至深秋,潭中水落石出,无处观瀑。我于洞旁闲步,观历代文人“华阳洞”诗作,颇有会意。俄顷,下至崖壁,觅得一块碎石,遂至溪边洗净,清晰可见“观其”二字。然左右上三处,只露出字的一角,不能辨认。细观其石,方知其美。一美在字迹。小楷所书,神秀清逸,却不失风骨;二美在残缺。如断臂维纳斯,所缺部分,引起我的好奇心。三美在悟道。上天于此,邂逅此石,必是今生缘分,当有所悟,方不负此行。

从石头断切面来看,裂痕颇多,当被人从中劈碎,遂散落在各地。据此推测,此石应为一块巨碑之中间细小部分。我便开始猜测其全局,首先想到的是“观其自在”的佛家思想。这块石头原本就很自在的存在于仙山一隅,虽然残破,但这二字却无限地放大其内涵,而显得意蕴无穷。佛家主张,凡事不必太执着,一切随缘。此石遭遇大难,而以“观其”二字存世,殊为不易。正如人生,会遇挫折,不妨学石,逆境重生,重赋自存意义。虽剩二字,不能供奉于大殿之中,却可在风雨之中,等待有缘人的相见,赋予它新的价值与生命。一切自在,方是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最佳方式。在佛语中,我烂熟于心的是《清静经》中这一句: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我常常在深夜漫步时,读此句而心生顿悟,脚步生风。但作为道教名山,刻佛教之言显然难以理解。

在攀登山巅万霄宫的途中,我想起老子经典名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遂觉得,此山为道教名山,其山脚供奉着巨大的老子塑像,且历代刻录老子《道德经》的墓碑当是数不胜数。而这一句,正好处于《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中间部分。这块碑文会不会刻得是《道德经》全文呢?一想到此,方觉豁然开朗,大有自得之意。想必此石是想告诉我,在万物的生长发展中,我应用虚静之境界去观察它们的变化。这真是茅山悟道的精髓所在了吧。

继而,我又突发奇想,看看诸子百家有没有“观其”语句,借以点拨自己。察看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管子等诸子,没想到都曾有相关论断,不过都是关于“观其”别人的观点,与老子自审、佛家自在多了一些入世,境界格局反而不及前者。但人活在世间,又岂能没有一点功利尘世之心,故而录出,以为别样意趣,亦无不可。

孔子的“观其”较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听其言而观其行。又如:观其所由。考察一个人,就要观察一个人的经历。再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以此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孝道。

孟子“观其”。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者难为言。孟子要求: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看过大海的人,又怎么会再去看小河呢。又如:观其眸子。孟子认为,观察一个人,最好莫过于比察他的眼睛。庄子“观其”。庄子认为识人不可观其表面。《庄子·列御寇》总结了识人九条准则:“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用来考察“贤”与“不肖”。墨子“观其”。《墨经》:“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对于同类事物,可取相同准则,对于异类事物,要取不同准则。后来,细察典籍,才发现至少有182个“观其”,此文可谓管中窥豹矣。

离开茅山,不禁感叹,碎碑晨夕,枕于道路。传至于今,残坏极矣。向所拜者,早已云散,徒留清香,而不可问,遗于我作如是观。可知世间万物,兴废有时,唯细观其复,方圆融自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断碑意趣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