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老赠我一幅画

汤正幅为“望月桥”题字

与汤正幅老师结识,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想来真有恍如隔“世”之感。1993年6月,《如皋市报》创刊,作为市委机关报,在当时的小城确实红火得很。有幸忝列其中,主持报纸的副刊,只是不怎么出去威风,而是做了一只“坐堂虎”守株待兔。因此与乡土的一伙儿舞文弄墨的同好,陆陆续续交上了朋友。这其中最令我敬佩和感动的就有汤正幅老人。

报纸初创时的副刊,也就是一个以“水绘园”名之的文学版面。除了刊登一些诗歌、小说、散文、杂文之外,每期版面还配发一幅摄影或美术作品,另外还有刊头题字。本土作者或书画家的作品当然是优先刊用。一天上午,编辑部来了个瘦小的老头儿,一副浅茶色的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双肩微削,衣着简朴。几句寒暄之后,他从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只信封递给我,说是写了几款“水绘园”的字供贵报补白。说实话,当时我这个半料匠的副刊部主任虽然识得几个字,但于字画完全是门外汉,只是直觉老头儿的字写得不丑,而且这么一把年纪,还亲自摸到门上赐稿,心上一热就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并嘱咐老人家此后不必亲自上门送稿,花个角把钱邮票就可直接寄到我这里,又顺手递给老头儿一张名片。然后客客气气将他从二楼护送到一楼。

不久副刊就陆续刊出汤老的刊头题字。有识货的文友大赞题字,并与我聊起了这个命运多舛的老先生。我对他有了了解,颇为敬佩。也许是受了作品迅速刊用的鼓励,此后汤老除了投些数指宽的刊头题字,又有诗文来投,那当然是有稿必用,而且排版的位置也留心上移前移。总之,汤老的这些“零料”为当时的副刊增色不少。那时的稿费,只是十块八块的,微薄得很,还得作者亲自来报社会计处领取。在报社过道内也曾碰到过汤老,一问,是来领稿费的。心里就觉得老大不忍的。就打听汤老的住处。一问,他住河西的百岁巷,我住雁桥河东,两家仅为一河之隔。于是跟汤老说好,以后有稿费,积存到一定数量后,由我代领送上家门。

后来我果然怀揣稿费摸到汤老的家。那是一处逼仄的小四合院。汤老与老伴竟住在难得阳光的北向南屋。走进东首汤老的卧室,室内仅一床一小方桌一藤椅。倚东墙似乎还摞着几只旧箱子。很难想象,汤老的那些传世之作就出自这样的蜗居!汤老见我登门,自是高兴,又是递烟,又是倒茶,又从客厅搬来一圆櫈让座。为了藏拙,我也没敢与汤老聊书画的话题,只是拉了些家里人手,生活起居的家常,便匆匆起身告辞。不久,汤老也摸到我家,说画了一幅画送我存念。心下顿生感激,这感激多半倒不是为了画,而是为了八十一岁的老人亲自上门送画!待送走老人后,打开画作细看,这是一幅两平尺多的竖幅山水,还配有一首五言绝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劲柏长年绿,苍松品格崇。”落款是:“一建贤契方家雅鉴两正,庚辰仲夏汤正幅写并题时方八一”。好一个“时方八一”!透足了不卖老,不服老的精气神。没想到一年多后汤老就驾鹤西去。

如今每每打开汤老赠我的这幅画,总能看到满纸的谢意。一个命运多舛的人,最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和暖心。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汤老赠我一幅画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