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支书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七一”前夕,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作出批示,强调:“学习传承老支书精神,是为了教育培养新时代的支书。要系统思考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磅礴的精神力量凝聚党员先锋,以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如皋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艰苦创业、一心为民、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他们在农村、社区默默耕耘数十载,痴痴为党奉献一生……他们就是扎根基层的党组织带头人。为了弘扬先进,传承“老支书精神”,我市近期举办了第六期“村(社区)书记大讲坛”,来自全市各镇(区、街道)的8名新老支书,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老支书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主题发言,共同探寻“老支书精神”,传承“老支书精神”。本报特辟专版,现选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六十年初心不改 一辈子奋斗不止

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社区原党委书记 陈建邦

1959年,我从生产队会计做起,60年来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参与见证了城北社区的成长、发展。回首过往,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政策指引,离不开党员群众的不懈奋斗,更离不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撑。

从后进村到先进村,建强组织树威信

城北社区地处城市北大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全公社乃至全县出了名的问题村、落后村。1973年,组织上任命只有29岁的我为支部书记,当时我们村棉花单产在全公社25个村里排名倒数第二,有时甚至是倒数第一,怎么办?出路在哪里?我上任后立即组织班子成员讨论,抓住棉花生产这个牛鼻子,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我立下誓言:如果今年棉花单产还是倒数的话,我就主动下台。这个誓言是责任,更是作为支部书记的担当。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当年就甩掉了后进的帽子,取得了全公社第六名的好成绩。1976年用亩产出售皮棉超百斤的优异成绩喜迎国庆,改写了全公社乃至全县的售棉历史。1978年全村粮棉产量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全乡、全县的一面旗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城北村成功进入了全县先进行列。党支部火车头的作用群众都看在眼里,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了,说话也硬起来了,威信也树起来了。

从叮当响到响当当,厚实家底惠民生

我们村虽然地处城郊,但当时还是纯农村,人多地少,人均只有四分地,粮棉产量虽高,村集体却穷得叮当响。出路在哪里?只有办工厂。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我,当机立断,认准了办厂致富这条路,并把主要精力转到创办村企上。方向有了,如何落实?当时我对抓工业、办工厂毫无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书记我始终冲在最前面,找项目、搞论证、求朋友、托关系、集资筹款、走亲访友,全靠老脸一张,真可谓说尽了千言万语,使出了千方百计。“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先后办起了包装装璜厂、絮棉厂、拉丝厂等八家村办企业,年工业产值3000余万元,利润过百万元,成为南通市的百强村之一,丰厚的家底让人们羡慕不已。1996年村党组织创办如皋市城北市场,连续20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为全国诚信示范市场,成为南通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场。

基层组织有了财力,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活动有人来,群众满意度高了,社会矛盾少了。为民办实事,一件又一件:分田到户后的各项税费上交全部由村集体代缴;村里修建的砂石路、水泥路从来没让百姓负担过;通电、通水的所有费用都由村集体经济统一支出等。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如涓涓清流滋润了百姓的生活;如屡屡阳光,温暖着群众的心窝。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的满意度大为提高。

从每一言到每一行,争做先锋亮本色

共产党的干部要打牢政治底色,确保政治上靠得住,纪律上过得硬。我做书记期间从不拿笔批条子,几十年来,从我做起,长期坚持,本村干部形成了不接受群众吃请、清正廉明、亲民、为民、爱民的好传统。我们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村党员从3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76人,党员干部在各类工作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干群关系融洽,一个声音喊到底。

20多年来,我们先后搬迁几百户,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从不染指一个平方的搬迁安置房,搬迁户满意度达98%以上。搬迁后,我们又迅速引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换社保,做到应保尽保。村级财务曾多次获得南通市先进,成为开发区的样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今年已经75岁了,虽已古稀,但我仍在坚守,我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奋斗终身,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扎根乡土传帮带 尽心尽力育英才

东陈镇万富社区原党总支书记 王立中

在近30年的村书记生涯中,我始终将传好“接力棒”、带好接班人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使其在农村这块肥田沃土上成长成才。

传承“治沙精神”,带出了一批爱乡村、有情怀的年轻人

作为治沙工程的亲历者,10年挑河、带工的经历,让当时年轻的我得到了成长和锻炼。任村书记后,我又把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同志,坚定他们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心,培养他们与百姓同甘共苦的情怀。

2008年,周杰同志到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他能说会写,工作上手也快。这么个好苗子,当然处处都想要。不久,一家民营企业开出每月6000元的高工资挖他去做秘书(当时大学生村官每月仅有千把块钱收入)。面对诱惑,他内心很纠结,主动来找我谈心。交流中我看出了他对农村工作的依依不舍,也知晓了他急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那份迫切。我没有一味劝他不要走,而是跟他讲:“小周,你我都是党员,你还是个大学生,大道理我不讲。我就说说我自己吧。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带队在如皋西乡参加治沙挑河一干就是10年,一天也就弄几个工分,但我很安心,因为我晓得我是在为老百姓做好事。现在这个社会,钱当然很重要,但你好好想一想,你当初选择做村官,是不是就是为了钱。”最终,他留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的工作风生水起,他本人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一步步走上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副镇长等岗位。

帮助出谋划策,练出了一批有眼光、能致富的年轻人

很多年轻干部刚到农村工作时,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恨不能马上就干出一番事业,但一接触到实际,往往又会感觉“滚油锅里拾金子——无从下手”,几次弄下来,就变得情绪低落。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主动介入,帮他们理思路、出主意、搞协调,确保他们能做成几件事。这样一来既保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教会了他们如何脚踏实地在农村做事,避免了因工作冒进可能给村里带来的损失。

记得周杰同志刚做主任那会儿,村里整治翻身河,要求各家各户清理宅基地对应河道里的水花生。广播会开了一遍又一遍,上门动员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几家动手做。碰到这种“软钉子”,我见他没了主意,就主动去找他商议。我跟他讲:“老百姓做事图的是实惠。清理水花生,没有看得见的好处,有些人就软调皮。你要想办法让他们从中弄到钱,他们才有积极性。”小伙子一点就透。听了我的话后,他认真学习水产养殖,积极争取农委资源,将农民群众致富愿望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鼓励村民开展河塘生态网箱养殖,带领沿河120多户村民投身渔业养殖。通过这个“金点子”,10里长的翻身河清理得干干净净,没要村里花一分钱,还增加了1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实现了村民增收、环境改善与村营收入增加“三赢”。我认为,我们这些老同志不能总是坐在家里等年轻人上门求教,要放下架子,主动去找年轻干部交流,只要我们多沟通、多提点、多分享,年轻人多的是新创意、新突破、新作为。

带进百姓家门,教出了一批会理事、“狗不叫”的年轻人

村里的工作有很多都是一些涉及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鸡毛小事,剪不断理还乱。但一个处理不好,往往又会弄得鸡飞狗跳,甚至造成信访事件。这让不少年轻干部对做群众工作望而生畏。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跟他们说:“群众工作,说难不难,关键是要有一颗对老百姓好的心。只要你们真正掏心窝子与群众打交道,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再难进的门都进得去,不管什么仇、什么怨都能化解得开。”

我们村先后来了两名女大学生村官,刚来时,都有着“三门干部”的共同特点,做事放不开,跟老百姓说话嗓门都不敢大。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就有意识地带着她们到村里各家各户跑,有什么矛盾调解工作也都让她们一起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帮她们磨掉了稚气、娇气,练出了胆气、虎气。在以后的做路、推进畜禽粪污整治等工作中,她们都做到了冲在第一线,应对从容,让我看到了她们席地而坐开“田间会议”的洒脱,听到了老百姓竖起大拇指的声声赞扬,感受到了她们办事能力的增强。现在,一个已经考上了公务员,另一个也从那个总是问“书记,这个怎么办”的新手成长为“做事得心应手,计划好了来汇报”的“老村官”,获得了市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和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这些都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新的征程需要年轻同志“不待扬鞭自奋蹄”,也需要我们这些“老农”“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今后的岁月中,我愿意继续与年轻同志们“手牵手”“心碰心”,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铭初心 守基层 当伙计 兴农村

白蒲镇林梓社区党总支书记 周国泉

四十年的基层农村工作经历,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铭初心、守基层、当伙计、兴农村”。

感悟一:守“底线”,谱写清白人生。一是服从安排守底线。常有人说我是“穷命”。我曾有两次转正进入事业单位的机会,一次是转正式教师,但当时的村书记多次上门做我工作,我想老书记这么坚持我就放弃了当教师的机会;另一次是进事业单位,1993年我在林梓镇工业公司任会计,本来直接转企服中心编制,但当时林梓镇幸福村因班子调整,镇党委研究决定调我到幸福村担任村书记,既然党委有需要,那就服从安排。回想这两次失之交臂的机会,虽然有遗憾、有委屈,但我不后悔,更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坚持原则守底线。风雨四十载,面对发展路上的各种诱惑,我始终坚持把党放在心中,坚持把群众的利益、社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2016年年底,社区店面房到期要重新招租,老镇区有个居民通过居民代表多次带礼品上门打招呼,并且多次做我家属的工作,让我把店面便宜租给他,但都被我严词拒绝了。最后店面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了招租,实现了村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三是带好班子守底线。作为林梓社区的带头人,我十分重视班子建设,带领班子成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多年来,无论是兴办村企、引进项目,还是路渠修建、环境整治,村两委一班人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全体社区居民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建设美好新林梓。

感悟二:重“底色”,建设多彩乡村。一是以红色为底,旗帜鲜明抓党建。林梓是一块有着红色基因的土地,著名的丁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辈人,如何让林梓的红色基因继续传承?我坚持每年做这三件事:带领社区全体党员瞻仰一次丁林战役遗址纪念碑,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舞蹈队定期给居民表演红色歌舞节目,邀请一名退休老党员干部讲讲当年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社区的党性教育凝聚了红色力量,使我们的基层堡垒更加坚强。二是以金色为底,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瓦片经济”,有效整合社区现有资源,盘活社区资产,每年增加村营收入约32万元。在项目招引上,我组织社区一班人积极收集各种招商信息,寻找在外能人返乡创业。目前,成功招引工业项目3个,其中亿元项目1个。成功落户农业项目2个,增加村营收入10万元/年。利用我们的传统优势促进红木产业的持续发展,经过二三期的建设,红木大世界规模已达50亩。三是以绿色为底,人居环境大提升。我社区共关停散乱污企业3家,化工企业2家,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中共拆除养殖场1个,整治规模养殖场(户)3户、非规模养殖场(户)112户,清理河道12条、10.8公里。现在,社区的沟塘里已经看不到黑水横流,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河水;空气里再也闻不到刺鼻的化工味,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青草香;道路两边也看不到散乱的垃圾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院落、道路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感悟三:亲“底层”,当好群众伙计。一是关爱空巢老人。开展定制服务,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对症下药,做好群众的伙伴、朋友。社区老张,儿女常年不在身边,只有老两口在家,家里房子地势比较低,一到大雨天排水就成了难题。所以每次下雨,社区干部就会到他家去看看,及时帮助排水。社区干部每年定制服务约500来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身边事。二是关爱留守儿童。林梓社区共有留守儿童56名,其中特困儿童11名,我制定了社区干部结对特困儿童的政策,每名社区干部结对一名。我结对的小沈,九年前父亲患白血病去世了,母亲智力偏低,爷爷奶奶年岁已高,房屋破旧,生活困难,这让我十分心酸。我联系爱心人士进行资助,再加上自己的一点捐款,平均每年能帮助她解决生活学习费用2500多元。去年,小沈职高毕业后,我帮她联系到南通一家企业就业。现在小沈逢年过节回家都会来看我、跟我聊天,听着她讲现在幸福的生活,我感到十分欣慰。三是关爱失业群体。近年来,在外打工返乡的老居民越来越多,部分人员失去了收入来源。我主动落实“晚霞行动”,收集他们的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与社区企业进行信息交换,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近两年来,共有8名老林梓人在我的牵线搭桥下,在社区的企业找到了工作。

社区群众习惯称我“老伙计”,我深知,这是乡亲们的厚爱,更是一种期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我“老伙计”的作用,当好社区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乡村振兴的开拓者。

当一天村书记 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

江安镇周庄社区党总支书记 周久海

在基层任党组织书记已有21个年头,“努力让周庄百姓的生活更幸福”始终是我不变的追求。

生态发展绘就乡村美景

我们社区有一条水河路,曾经道路两旁生活垃圾乱堆、污水任意排放、河塘漂浮物满池,这样的居住环境,让周围群众苦不堪言。垃圾堆、臭水沟上永远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作为党总支书记,我愁得脑袋都大了。

于是,我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谋划从这条水河路开始试点,结合村庄建设、河道整治,围绕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目标进行打造,做优道路建设、绿植覆盖、“一池三改”等工作;同时建立了村庄生活垃圾“户收集、组保洁、村集中、镇运转”的收集清理机制,配置垃圾清运车4台,每个村民小组至少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做到日扫日清。在河道整治方面,积极探索“种养循环”新模式,采取以树养河、分工包干等方式,与管护人员签订工作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区域明确、责任明确。经过努力,社区环境终于得到了彻底改善,周围百姓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后来,该做法还在全省推广。

“花开农家花香四季,水美的村庄生态宜居……红色老区有诗情画意……”如今,这已是周庄人琅琅上口、老少传唱的歌谣。

移风易俗塑造乡风文明

前几年,随着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居民在家办婚丧嫁娶、生日和乔迁等红白喜事背后,形成了一股“暗自较劲”的攀比之风。一些居民为了所谓的“脸面”,不惜举债办酒席,逐渐形成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态势,不少人事后往往为此叫苦连天。2013年,我们社区针对这种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专门成立了由村干部和老党员牵头的“周庄社区红白理事会”,并积极筹措资金,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民俗喜庆堂”,专门用于承办社区各家的红白喜事。同时,与返乡能人合作,社区按照承办红白喜事的数量减免一部分房租,并约定:“民俗喜庆堂”对居民承办的酒席不得超过20桌、每桌收费控制在400元左右。此举不仅刹住了农村红白喜事攀比的歪风,还引领了乡风文明、树立了新风正气。我们社区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亮相。

为进一步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社区还创作了《幸福周庄》村歌,建起乡愁馆,推动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如今,28户“最美家庭”、62对“好婆媳”、236户“十星级文明户”、259家“好妯娌”已然成了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2017年,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精神传承凝聚干群力量

周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这里的老百姓骨子里就流淌着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红色基因。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弘扬传承红十四军精神,组织社区居民广泛讨论、提炼形成了“勤俭、互助、奉献、向善”的新时代周庄精神,并使之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居民小季是个退伍军人,因家庭变故,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只能独自一人扛起家庭的重任,虽然每年都有资金帮扶,可还是杯水车薪。于是,我们在“周庄党员微信群”中发起号召,动员大家帮小季渡过难关,有的为他联系企业安排工作,有的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小季在党组织的关心、关怀中,终于走出了困境。

像小季这样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居民还有不少,为了让他们能真脱贫、脱真贫,社区成立了党员服务站,将孤老病残居民和困难家庭的帮扶需求、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在社区党员服务站内进行公示,倡议所有党员干部每人至少帮扶一名困难群众,联系社区在外能人参与结对帮扶。热心企业家周董便是其中一位,他连续三年累计出资百余万元,为社区178位80岁以上老人免费定制四季服装、发放敬老金,并先后为10多名贫困学子捐资助学、联系就业。他常说:“小时候,老区的红色乡土给了我温暖,现在是我回报家乡的时候了。”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在外能人主动参与社区的帮扶工作,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近年来,社区共有80多位孤老病残群众和30多个困难家庭得到了帮助,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乡土人情的温暖,让红色精神在周庄大地上继续传承。

“当一天村书记,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这是我初任支部书记时的承诺,更是毕生的追求。“干部不是为了荣誉,一定要办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这是我21年来每天都在想的事,更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明年,我将年满60岁,俗话说“船到码头车到站”,但我认为“夕阳余辉分外红”,只要在职一天,就要想方设法为周庄人谋幸福。本版策划:陈实 彭之俊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传承老支书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